[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新生的烦恼

  □庄彩芹
  在公办幼儿园度过了三年,女儿足足开心了三年——没有了私立幼儿园学这学那的负担,她的这段童年生活无忧无虑。担心上小学后她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所以一年级开学前的暑假,我给她报了衔接班,学习一下拼音。
  然而,短短十几天的时间,想要熟练掌握拼音并不容易。课程结束后,孩子还是一知半解,尤其在声调方面。以至于上了小学后,每次拼读的时候,她都要从一声开始捋一遍,所以考试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
  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回家拼读二类字,书空一类字。她到家后怏怏地说:“妈妈,我好怀念幼儿园的生活啊,没有作业。小学为什么要有作业呢?”我只能安慰她:“幼儿园时期是长身体的时候,小学阶段是长本领的时候,所以要有作业啊!”她不是很理解,但也不再追问,大概知道无法改变,也就慢慢接受了。
  语文老师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说明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如何练习,回家的口头作业是什么,说得非常详细。在老师的引导和我的陪伴下,女儿慢慢地学会了运用拼音,困扰我们的难题终于得以解决。
  有一天,孩子临睡前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泪珠顺着她的脸颊滚落。这个不轻易落泪的孩子肯定是受了很大的委屈。于是,我耐心地询问她落泪的缘由。她说:“妈妈,你不是说要和小朋友互相帮助吗?我同桌好几次没有带红笔,我都借给他用了。可是上体育课的时候,他独占沙包,不给我玩,凭什么呀?还有,我写字的时候他老晃我的手,我都写不了作业了。我再也不要借给他东西了!”听着这一连串委屈的诉说,我开导了她一番,可她还是很伤心,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应该是相互的,自己付出了,却得不到同等对待,很失落。
  因为对伙伴失去信任,加上对小学生活不适应,女儿的不开心持续了两个月,一度念叨不想去学校了。后来我打电话求助班主任,把她的情况说明了一下。老师认真听完,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调整了桌位,上课时也对孩子多鼓励多表扬。慢慢地,孩子不那么抵触去学校了。有一天,她开心地跟我说:“妈妈,我有新朋友了!”然后小嘴儿巴拉巴拉地说了一通。后来我得知,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得遇良师,三生有幸。我庆幸自己给老师打了那通电话,也更加理解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多鼓励他们,多陪伴他们,和他们一起面对成长中的难题。惟愿孩子的烦恼少一点,快快乐乐地度过美好的小学时光!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