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立标杆,便民当标兵
灵山卫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获评青岛市标杆型便民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高钜博
近日,青岛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下发《关于2023年青岛市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通报》,公布了标杆型便民服务中心名单,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榜上有名。
2023年,灵山卫街道深入贯彻落实“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要求,以全面创建标杆型便民服务中心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民、高效、规范、廉洁,企业、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持续提升。
>>强化平台建设<<
高标准打造“主阵地”
2023年3月,投资460余万元新建的灵山卫街道新便民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面积达1500余平米,设置咨询导办、自助服务等12大功能区,入驻11个部门42名工作人员,开通21个对外综合服务窗口,进驻130余项公共服务事项,涵盖行政审批、人社、民政、残联、计生、退役军人、司法、项目审批、慈善、组织等部门职能,最大限度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打造审批快、效率高、服务优的便民服务环境。同时,中心还开设暖心驿站、赋能课堂等特色服务区,开通特殊群体“绿色通道”,配齐便民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民化。
为了更好服务办事企业和群众,在建强便民服务中心这个“主阵地”的基础上,街道经过科学布局,全力打造“1个便民服务中心+20个社区便民服务站”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健全工作机制<<
高质量服务“零距离”
为了给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中心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一支队伍、一张网络、一项服务、一个窗口”建设。
据了解,自推行“1+N”帮办代办服务新模式以来,2023年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260余人次,完成帮办代办业务120余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开设政务直办间,实现“咨询-辅导-办理”全流程“可视化、可互动化、零距离化”贴心服务,累计受理线上视频业务180余件,办结率达100%。
中心创新推行“提前介入+服务人员前移”的模式,设置轮班轮岗导服,提供业务指导、政策解读等服务,政务服务事项时限压缩率达60%。发放惠民政策宣传材料4万余份,智能屏滚动播放服务事项清单、办理指南等内容,实现流程告知前置。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中心推出“延时办理”和“周末不打烊”暖心服务,累计提供非工作时间服务400余次,服务群众600余人次。
>>擦亮服务品牌<<
高效率办结“大小事”
近年来,灵山卫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便民服务阵地建设、体系建设,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首创“赋能云课堂”,建设“职卫你来”招聘云平台,创新开展“主播带岗”,输送紧缺人才120余名。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链条”,整合精简各类办事环节17个,减少申请材料26份,为经营主体一次办结事项5800余件。健全四级网格体系,开展“走访式”“随叫随到式”服务,以“卫城e事通”“社区演播厅”等平台为载体,打造“职卫你来”、“小卫说法”等5个平台,全力开辟为民服务新路径。设置法律援助窗口,组建“有事好商量”矛盾调解办公室、农民工及未成年人维权队伍,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累计介入、化解矛盾10余起。
与此同时,中心聚焦转变作风效能,同心同向提升政务服务“软实力”,持续开展政治素养培训、业务技能比武,选优配强窗口服务队伍。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办事群众满意评价机制,以反向督导推动靠前服务。强化党建引领,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进大厅监督“找茬”,畅通民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每日督察制度,促进作风纪律进一步提升,不断打造人民满意的便民服务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