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集
□庄彩芹
“大葱便宜卖了昂,10块钱8斤!”“大娘大爷,捎着红枣吧,便宜又好吃。”……集市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人感觉生活充满了生机。
一进腊月门,勤俭持家的主妇们就开始准备过年的物什了,从调味的葱姜蒜到蒸馒头用的大枣,从海鲜到猪肉,还有格外重要的过年衣服,都需要早早准备。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价格合理,不怕到了年根儿卖家加价,二是早准备好了过年时不忙活人。
早上七八点钟开始,集市上的人就多了起来。商贩们在各自的摊位上摆好货品,等着赶集的人们来挑选。十点多的时候,集市上的人就挤得密不透风了,骑三轮的大爷大妈艰难地在人缝里开辟出一条路来,嘴里不停地说着:“麻烦让让,别蹭脏了衣服!”
主妇们在海鲜摊位前不停地对比挑选、讲价,买上两斤蛏子,煮熟扒壳,过年了可以凉拌;买上几斤八带,再买上一些大葱,凉拌成一盘好菜;刀鱼、鲅鱼、鼓眼鱼,统统来点儿,洗干净了,用鸡蛋面一裹,放在花生油里一煎,甭提多香了;大虾是必备的,清水煮或油焖都很好;蛤蜊到了腊月底现买就行了。
老一辈讲究过年“添碗添人口”。所以卖锅碗瓢盆的摊位前净是些大娘大婶,挑挑拣拣、讲讲价钱,欢天喜地地买上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盖顶、筷子、饭帚等。卖对联的摊位上,各式各样的福贴和每年根据生肖不同而变化的漂亮年画一眼望不到头,让人挑花了眼。一圈儿转悠下来,腰包里几百元没了。
到了腊月二十九、三十,大家该买的东西都差不多齐活了,赶集也就图个闲逛。带着孩子买几串糖葫芦,山楂的、黑枣的、桔子香蕉的、山药的还有圣女果的,任君挑选;卖鱼的地方是小孩子喜欢去的地方,拉着爸爸的手,挑几条喜欢的金鱼回家养着,是他们非常乐意做的事;卖花的摊位也人头攒动,卖花人在花棚里培育好的鸿运当头、山茶花、蝴蝶兰等颇受欢迎,爱花之人把它们买回家,给家里增添一份生气。
随着时代发展,当下的人们不再像老一辈那样企盼过年才能吃上好东西、穿上新衣服,很多人慨叹年味儿没有以前那么浓了,过年仅仅是一个传统了,但这不正说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