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味道
□杨业君
那些年,不思量,自难忘。儿时过大年,虽没有丰富的年货,但腊月却承载着“欢欢喜喜过大年”的重任,溢出满满的年的味道。回味起来,仍历久弥新。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这些年俗俚语,从家家户户冒着烟火气的柴门里,撞开了多少人的心扉。悠悠岁月里,曾寄托了多少期盼和希冀。
并不富足的年代,留下的却是一段简单而美好的记忆——当过年的大幕缓缓拉开,我们对于吃美食、穿新衣的渴望便一天天强烈。还记得娘在忙年的间隙,塞给我一颗“大白兔”奶糖,让我足足开心了一天!那种激动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述得清的。现在想来,那些腊月里弥足珍贵的美好,都是爹娘通过辛勤劳动,在清贫的日子里酿出的甘醇,是沉默的大地对憨厚善良的爹娘忙碌一年的犒赏。
过了小年,娘开始蒸“双面”馒头。那不黑也不白的馒头,个顶个都裂开了缝儿。我以为这是双合面的本来“尊容”。看透我心思的娘却笑着说,这是馒头“笑”了,它在祈福咱一家人“喜事常伴 笑口常开”哩!
娘还用省下来的白面蒸了几条面鱼,样子惟妙惟肖,然后又在鱼头上抹了红颜料。娘说,这是图个“连年有余”的好兆头。还有红白相间的糖馅豆沙包,娘说这是期盼咱一家人的生活永远甜甜蜜蜜。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无论身在何地,我依然想念那道腊月的门儿;想念从娘手里接过“大白兔”奶糖时的激动心情;想念那腊月里的每一道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日子富足了,忘不了的却是那盼着过年的心情和嬉戏打闹的场景,那历久弥新的腊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