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别解
□孟宪升
甲骨文之“福”字,左上为祭台之形,右边为“双手捧着酒坛”之象,一种虔诚、敬畏、恭敬之气跃然而显。历经数千年演变,今之“福”字,左右结构,左为“示”,右为“畐”。古之“双手捧着的酒坛”变成了如今之“一口田”。如此垂象,有何启示?我有一解,徐徐道来。
古之“福”,外求于神灵;今之“福”,须耕好“一口田”。面对父母,我们的“一口田”就是“孝敬好他们”;面对子女,我们的“一口田”就是“养育好他们”;面对学生,我们作为教师的“一口田”就是“教育好他们”;面对工作,我们的“一口田”就是“履职尽责”……总之一句话,“角色的责任”就是我们的“一口田”。也就是说,尽好我们应该尽好的“角色的责任”,我们就有“福”了。
正如《大学》所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如此而言,“福”全由自造,不必外求。正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若“行有不得”,应“反求诸己”。
古之求“福”,心诚则灵。今之造福,同样要心存恭敬。福田心耕,我们应怀揣“恭敬心、感恩心、慈悲心”,去寻找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做到向光而生、向爱而行、向善而拥、向美而歌,让世界因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如此,便会爱满世界,福满人间。
大德有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心对了,人就对了,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如此论之,幸福就是“德能兼修事上练”,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进而所得与所不得,皆不如心安理得;所愿与所不愿,皆不如心甘情愿。诚然,凡事无愧于心,幸福就会永在。
甲辰春节即至,“福”字又将充满中华神州。龙行龘龘迎新春,前程朤朤在内心。歌之曰:人人都想有“福”。此文表明通路:知福惜福造福,人人本自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