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良心账

  □刘润国
  一进腊月门儿,无论是做大买卖还是做小生意的人,都开始清账要账了。又是一年到头,无论是陈年旧账还是今年新账,谁不希望在年底结清啊!年底清账,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事儿——年就是个坎儿嘛。于是,腊月成了要账和还账的最合适时间。
  说起欠账,这也许是人类在有了贸易交往之后就存在的现象,没有资金,欠账可以解燃眉之急;资金不足,欠账可以“帮忙”渡过难关。无论如何,欠账是一定要还的,这是诚信。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从古到今,欠账不还、赖账者大有人在。于是,骗子、贼以及人渣的形象,就在人们的眼里现了形。
  按理说能对你赊账的人,就是对你的信任,也是在施恩于你。可现在要账,施恩的人有时反而要低三下四、忍气吞声。有些忍无可忍、撕破脸皮、走法律程序的,大多是拖延很久的陈年旧账。这些陈年旧账,很多没有欠条、没有手续,无形间“帮”无良的人耍了赖。
  要账时,最怕欠账人应对的托词是:“我在外面也有不少账欠着,等啥时对方还给我,我再还给你。”这种欠账逻辑算不算是无耻逻辑呢?如此说来,若别人欠你的账永远不还,你就要永远不还人家啦?当然,这话可不敢当面说,而是要陪着笑脸,拜托对方多少解决一部分,原本一笔整账,能拆零碎了分期归还也算谢天谢地了。
  最让人气愤的是那种翻脸不认账的小人。打电话不接、微信拉黑,好不容易打听着找上门,他开口就耍无赖:“我什么时候欠你钱啦?”“你有证据吗?”这种话让谁听了不会大动肝火?麻烦的是,他敢说这样的话,肯定是知晓证据难找、证人难寻。人心一旦坏了,账就难要了。
  年关前后,几个同行在一起闲聊,开始偏重在要账这个话题上。我们这个行业,多是来进货记账,欠账让你记着,不用打欠条,是那种相互信任的良心账。对那些确实遇到困难、无力还账的人,能主动打个招呼、说明难处,人家怎么能不理解呢?
  “啥时有了啥时还。”能对你说出这样话的人,更不可辜负,这是贵人对你的恩典。
  良心账,考验人性,透视良心;良心账,有人很虔诚,有人在亵渎。又忙碌了一年,所有付出、所有获得,都凝聚着人们的血汗。做生意,一年最好的盘点,是劳有所得,不欠账,无债一身轻。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