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税务局提升“政策找人”服务质效,持续激发食品企业发展动能
税惠春风吹暖“舌尖经济”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薛彦媛 姜思远
近年来,为助力西海岸新区食品企业高质量发展,黄岛区税务局针对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整合梳理企业发展各阶段所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更快、更准、更实的举措提升“政策找人”服务质效,特别是针对辖区内成规模、潜力大、销路广的食品企业,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帮扶力度,持续激发企业发展动能。
走进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将一份份麻辣兔头、兔腿打包装箱,公司生产的近五成兔产品将销往海外。
近年来,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先后荣获中国食品工业企业100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星火外向型企业等荣誉称号,而“响当当”的招牌背后少不了“热乎乎”的税惠添力。聚焦企业发展,黄岛区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助力食品企业拓宽产业发展新路子,为“美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税务人员不仅及时宣传税惠政策、辅导我们办理出口退税,还听取了我们的意见,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邵春玲说道。2023年,黄岛区税务局不仅帮助该企业办理出口退税985万元,还助力企业在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环节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免约1000万元,这些资金为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提供了强力支持。
据悉,在企业申请发起出口退税后,黄岛区税务局税务人员逐层逐级动态跟进,建立全流程、各环节专人负责制,实时跟踪退税进度,加强各环节监控与催办,实现出口退税流程“衔接零等待”,确保退税不超期。同时,通过退税资料电子化传递,缩短退税到账时间,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在最短时间内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助力本土民企稳步发展。
“过年蒸饽饽,是胶东地区传承许久的一项年俗,寓意着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在青岛盛客隆食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永华正给客户们介绍展示制作精美的花饽饽。
“在税务干部的贴心辅导下,我们总是能第一时间收到适用企业的‘税惠礼包’。”王永华说,2023年,企业享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及销售鲜活肉蛋产品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减免了近48万元。“节省下来的资金,我们不仅用于手艺的提升,在花样创新上也大有益处。现在,我们的花饽饽通过互联网走上了全国各地的餐桌。2024年,我们将加大生产力度,全力满足市场需求,力争让西海岸的‘年味’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接下来,黄岛区税务局将依托“税企链动 慧办惠享”大企业党建品牌,进一步打好便民服务“组合拳”,持续优化涉税服务,派驻税务管家一对一开展辅导,确保纳税人懂政策、会操作、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