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点,上门回收
隐珠街道以“智”促“治”,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

“合众分类”小程序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方便、智能的垃圾分类工具。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周文倩
“这下可方便了,在家里通过微信小程序一键预约就有专人上门回收,而且回收物品还能获取积分,积分可以在商城中兑换油盐酱醋等一些生活用品,听说后续还可以兑换物业费以及清洗油烟机、理发等便民服务。”隐珠街道阡上社区居民刘运京高兴地告诉记者。
近日,隐珠街道“合众分类”小程序上门回收启动仪式在阡上社区和大荒社区同时举行。据了解,这款小程序由隐珠街道投资研发,能够实现预约上门回收物品并给予居民相应积分,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方便、智能的垃圾分类工具,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小程序里可回收物品的范围很广,包括纸壳、塑料瓶、废金属、旧家电、玻璃、低值塑料、破布头、旧衣服等等。启动当天,小程序注册新用户100余户,其中大荒社区实现交易50余笔、货量大约1600公斤,阡上社区实现交易65笔、货量大约1200公斤。
近年来,隐珠街道多措并举引导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通过高位推动、阵地建设、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督查考核,打造全系统谋划、全要素推进、全覆盖落实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格局,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在日常工作中,隐珠街道除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外,还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红帆支部”、红色物业引领作用,结合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建强用好党员、志愿者队伍,引导居民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同时,通过设置“垃圾分类礼品专柜”、组织抽奖、评选垃圾分类优秀单元等方式,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另外,隐珠街道逐步建立完善以社区为主导、部门为督导的工作机制,每日开展工作巡查,强化问题整改。完善物业责任清单和监管办法,压实主体责任,促使其切实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设施维护、及时清运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形成闭环。
截至目前,隐珠街道已在辖区286个物业小区规范设置垃圾分类点520余个,引导居民日分出厨余垃圾约3吨;率先建成全区首个厨余堆肥示范基地,每月可减少厨余垃圾处理2吨以上。2022年以来,累计创建青岛市垃圾分类五星小区13个、青岛市垃圾分类示范村6个,街道被评为全区垃圾分类“达标街道”。
下一步,隐珠街道将持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积极推广“合众分类”小程序,建立“小区(村)回收网点-‘合众分类’预约回收-街道可回收分拣中心”三级回收体系,通过提供上门回收服务,全面回收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含各种玻璃、织物、低值塑料等),引导居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理念。同时,充分发挥“合众分类”小程序平台载体作用,积极搭建废品回收点与区可回收分拣中心信息共享渠道,进一步规范废品回收点日常经营,提高可回收物回收效率,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