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个樱花品种最多的种质资源库项目落户新区
30余年培育攻关,他让“青岛牌”樱花走向全国

王松介绍培育的新品种樱花。
□文/图 本报记者 梁玉鹏
又到樱花盛开时。近日,位于西海岸新区六汪镇信诺樱花谷的各色樱花竞相绽放,春风拂过,满树的樱花随风摇曳,令人流连忘返。
“信诺樱花谷的樱花都是分批次盛开。”青岛樱花谷科技生态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松介绍,“园区的樱花新品种多达30余种,按照开花时间,有早樱,有晚樱,因此樱花的花期较长,基本上能持续60天以上。”
“近年来,我们通过培育樱花新品种,克服了原来樱花品种单一、花期较短的缺点。这些樱花新品种表现出了更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非常适应我国的水土环境,特别是青岛的气候、土壤条件,完全有能力补充和完善青岛乃至华北和长江流域樱花品种的不足。”王松说。
据了解,青岛樱花谷科技生态园有限公司于2013年在六汪镇注册成立,拥有国内专业的樱花育种管理团队及人才50多名,主要致力于樱花新品种的研发和国内樱花园景区项目的建设,在樱花园景观规划设计、种苗配置供应、建园栽培技术及后期技术管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樱花栽培总面积达6000多亩。
多年来,青岛樱花谷科技生态园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契机,努力解决樱花品种“卡脖子”问题,加快樱花新品种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生产转型步伐,大力实施樱花新品种育种、良种选育、品种提纯优化等科研项目。目前,山东省首个樱花品种最多的种质资源库项目已落地公司园区。
樱花新品种的培育离不开王松多年的坚持。“自1992年大学毕业以来,我就一直从事林业方面的工作,因为自己本身就喜欢花草苗木,尤其对樱花偏爱有加。”王松告诉记者,他在工作中发现,早期的樱花花期较短,颜色也比较单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30多年来,他先后将世界各地的150多个樱花品种引进青岛,但是通过实验发现,引进的樱花品种存在水土不服、抗性不强等问题。为努力解决樱花种业“卡脖子”问题,加快青岛樱花种业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步伐,王松带领团队成员,通过不断杂交、优选等方式,选育出了一大批樱花变异植株,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2018年4月,公司培育的山东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樱花新品种“春韵”获国家林草局审定并颁证,目前已进行产业化生产;选育的“信诺台霞”“信诺彩虹”等一系列樱花新品种已获得国家林草局颁发的樱花“植物新品种权”证书30个。“今年,我们又有8个新品种即将接受国家林草局专家组的现场审查,咱们‘青岛牌’樱花队伍也将再次壮大。”王松高兴地说道。
王松介绍,这些樱花新品种不仅花色艳丽、花期长,而且抗逆性强,特别抗寒、抗旱、耐水湿,适应性好。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樱花新品种被杭州亚运会以及北京、上海、江西、湖北等地的项目选中,进行种植后发现,它们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在南北方广泛推广。
王松认为,国内目前对樱花品种的需求量非常大,因为一些樱花景观可以带来巨大的人流量,这对发展旅游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个行业里工作30多年的王松,对“樱花经济”的前景抱有很高的期待。
近年来,六汪镇积极发挥农业强镇优势,持续深化“政府引导+企业创新+市场运作”的种业一体化发展体系,加强本土新品种挖掘保护工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速攻关农业“芯片”,发力打造种业强镇。目前,隆铭牛、琅琊鸡、天之润花生等本土种业优秀品牌发展势头强劲,青岛天之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盛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具有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六汪镇扎根发展,该镇先后培育种源自主可控的种业企业12个,拥有20余个种业自主品牌,年育种能力超过200吨,全镇种业发展呈现齐头并进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