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大村镇高标准建设助老大食堂,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一份助老餐,暖胃更暖心


  西南庄村老人在助老大食堂就餐。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孙健蕾
  
  4月10日上午11时,走进大村镇西南庄村助老大食堂,阵阵饭菜香味扑鼻而来。老人们围坐在一张张桌子前,吃得津津有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大村镇聚焦高龄、空巢老人用餐难问题,以党建统领民生服务为主线,建立起采购、制作、就餐、配送于一体的助老大食堂,让镇内老年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上学、务工,留守在农村老人的吃饭问题成了很多子女的忧心事。在新区工委管委和大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西南庄村紧扣老年人实际需求,充分统筹利用现有6个自然村的资源,建设启用了西南庄村助老大食堂,让村内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就餐服务。”西南庄村党委书记丁连国介绍,助老大食堂按照“两菜一汤”标准,村内70岁以上老人每次只需承担1元钱的餐费,其余费用由上级财政、村集体和西南庄共富公司补贴,极大降低了老人们的经济负担。同时,大食堂由专业餐饮人员负责日常管理运营,统一采买新鲜食材,确保食品安全无忧,并遵循“少油、少盐、少糖、软烂”的原则,既考虑味道口感,又兼顾营养价值。
  据了解,西南庄村助老大食堂于2023年11月由大石岭居家养老服务驿站搬迁至西南庄自然村,于2024年1月开始营业。“搬迁后的食堂新增了厨房,弥补了原先只配餐、不能堂食的不足。”丁连国介绍,食堂采用“就餐+带餐”相结合的模式,针对不方便外出就餐的老人,西南庄村党委联动村内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火炬党小组”等力量,开展上门送餐服务。目前助老大食堂的助餐服务已覆盖全村400多名老年人,占比85%。
  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用餐的基础上,西南庄村还通过开展包元宵、猜灯谜、听戏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一直以来,大村镇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舌尖上的养老”作为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的重要举措,不断探索助老服务新模式。目前全镇共有22家助老大食堂,其中21家由供销集团负责运营、1家由西南庄村负责运营。
  下一步,大村镇将继续秉持爱老敬老服务理念,不断拓展养老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养老服务红利,建设“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家园。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