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跑自己停自己回 聪明“蓝海豚”不当木偶
◆列车搭载“最强大脑”,能自主奔跑
◆车站配备“超级管家”,服务更智能

“蓝海豚”列车整装待发。(青岛地铁供图)

列管员在列车行驶中进行行车监控与保障。

智慧车站系统可以秒级识别突发状况。

极具科技感造型的智能客服中心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梅雪(署名除外)
备受瞩目的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于4月14日通过了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完成开通前的最后一次“大考”,即将开跑。
被誉为青岛“最聪明的地铁”的6号线一出场就自带热度:搭载“最强大脑”TACS系统,实现全自动驾驶;全国第一条城轨交通智慧地铁示范线;如同搭积木一样建成全国首座全方位装配式车站……眼下,众多新区市民都期盼着6号线一期早日通车。4月21日,记者登上6号线提前探营,看看6号线到底多“聪明”。
列车全自动驾驶
单程票价最高6元
当天上午9时,记者来到灵山湾站,发现车站内闸机、售票机、客服中心均已就位,保洁、安检、电力工作人员在大厅内忙碌着,为地铁开通运营做最后的准备。
6号线列车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蓝海豚”,与其他线路列车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没有传统的封闭式司机室。列车行进过程中,记者站在车头,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看见隧道内的实景,感受列车全速前进带来的速度感。
“6号线列车采用全自动驾驶技术,为了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我们在列车上也配备了专业列管员,进行专业的行车监控与保障。”青岛地铁运营公司6号线综合运管部副经理刘克向记者介绍说。
地铁6号线位于西海岸新区,一期全长约30.8公里,起点为灵山湾站,终点为横云山路站,共设地下车站21座,可在辛屯站与西海岸快线换乘,最高运行速度达100公里/小时。
6号线通车在即,青岛地铁运营公司线网管控中心主任助理刘爽说,目前行车安排均已制定完成:横云山路站首班车发车时间6:00,灵山湾站首班车发车时间6:15。横云山路站末班车发车时间21:30,灵山湾站末班车发车时间22:00。全天运营时间16小时50分钟。工作日早晚高峰行车间隔7分40秒,平峰行车间隔11分55秒;周末行车间隔9分45秒。
刘爽介绍,6号线开通后,票价政策与既有线路一样,最高单程票价为6元。
列车搭载“最强大脑”
自己判断跑、返、停
6号线列车被称为“蓝海豚”,一方面因为它以优雅灵动的蔚蓝色作为主色调,另一方面是因为它非常“聪明”。
“6号线一期是我们打造的国内第一条采用全自主化TACS系统的示范工程,可以说是集青岛地铁十年建设发展经验于一体。”青岛地铁集团副总经理刘纪俭介绍,“简单地说,采用了这项技术,地铁列车就会‘自己跑、自己停、自己回’,自己判断运行。”
刘纪俭解释道,列车控制系统是控制列车安全、准时运行的指挥部。传统系统的主要设备安装在轨道旁,列车像“提线木偶”一样全程听地面指挥。而TACS系统将轨旁主要设备的功能分散到列车上,通过列车与列车之间的直接“通话”,后方列车直接拿到前方列车的状态信息进行自主判断,就像列车有了自己的“大脑”和“千里眼”,能够自主“奔跑”。
“6号线建设之初我们就是朝着智慧地铁示范线这一目标来打造,TASC系统的应用让6号线‘智慧化’这一特点变得更加突出。”刘纪俭说,TACS的这种架构为运营带来了诸多优势,让列车更智能、更安全、更有效率。
对乘客来说,TACS系统能进一步提高地铁运行可靠性,让我们乘坐地铁晚点的概率大幅降低;提升折返效率,高峰期可以上线更多的列车,运送更多的乘客;任意位置折返,提升了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效率,有效保护乘客安全;天然支持互联互通、跨线运行,只要线路贯通,列车就可以从一条线,直接进入另一条线行驶,长途乘客就可以像乘坐火车一样直接乘坐“直达车”,不用频繁的更换线路了。
记者了解到,6号线列车上还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和客流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客流情况,将乘客分布情况提前在后续车站上显示出来,方便乘客选择人少的车厢,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
车站配备“超级管家”
秒级识别突发情况
6号线的“聪明”不仅体现在“蓝海豚”有“最强大脑”,也体现在智慧化车站的各个角落。
“6号线的21座车站全面实现了智慧化管理。我们通过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算法和区块链等10余项先进技术手段,能够对各个车站的电客车、电扶梯、空调、站台门等设备设施,实现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快速处置,为乘客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刘克说,相当于在每一座车站引入了一位“超级管家”,让车站也拥有更聪明的“大脑”。
刘克举例说,下雨天,地铁出入口会聚集很多乘客,易诱发扶梯安全事故。通过智能视频分析、AI算法感知等技术,人员密度达到预警值后,智慧车站系统就会识别突发情况,定向广播引导乘客防止踩踏或跌落扶梯。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智慧车站系统也会第一时间自动通知车控室人员远程停梯,同时,自动推送信息通知就近的站务人员赶到现场处理。
“以往,车站出现乘客在扶梯摔倒、晕倒等情况,大多是由乘客告诉我们站务人员前往现场处置,至少需要3-5分钟,而智慧车站系统可以实现秒级识别。”刘克说。
在车站巡视工作中,智慧车站系统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智慧车站系统上线后,我们由原来的2小时现场巡视一次变成每隔12小时巡视一次,其余全部由系统代替,智能巡视可覆盖90%左右的巡视内容,一次巡视时间可缩短到10分钟之内。”灵山湾站站务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每一站的站厅内,都有一个造型极具科技感的“票亭”——智能客服中心。刘克介绍:“如果乘客遇到乘车相关问题需要咨询、处理时,不用再到处找工作人员了,可以自主操作这台机器,查询到换乘指导、运营时刻、周边信息、线网地图等信息。此外,智能客服中心还有招援功能,当乘客按下‘一键呼叫’按钮时,车控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交流,方便乘客进行更快速、高效的票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