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座光伏超充站亮相新区
能满足46台电动汽车同时充电,每年可实现碳减排67吨

超充站顶棚布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记者祁璟 摄
□记者 祁璟 报道
本报讯 日前,山东省首座光伏超充站——青岛西海岸综合能源超充站在灵山卫街道正式开门营业。该项目由青岛西海岸特来电汽车充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配备44台大功率快充桩+2台液冷超充终端,充电站装机功率3120kw,能同时满足46台电动汽车充电,是新区首个集“分布式光伏+液冷超充+柔性充电+车辆检测+配套多样”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
该项目位于大湾港路294号青岛鑫发石化加油站,毗邻滨海大道与东岳东路两条主干道,配备雨棚、卫生间、休息室、热水间、便利店等,能够应对多样天气,为广大车主提供了良好的充电体验和舒适的休息环境。特来电汽车充电有限公司为该充电站提供“专业平台+设备+运营+运维+安全充电网”整体解决方案,车位顶部空间铺设352平方米、72.6kwp分布式光伏系统,光伏系统年均发电8.1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24吨,实现年碳减排67吨,真正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
项目通过群管群控的充电网管理系统,将超充、群充和一体化直流充电机结合,根据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和充电需求智能匹配,站内2台液冷超充终端最大功率可达480kW,使车辆最快5分钟就可以续航300千米,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和充电排队问题。
同时,特来电充电网“两层安全防护”技术,以科学大数据模型为依据,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主动防护和大数据监测,建立了两层安全防护体系。车主可以边充电边为车辆电池“体检”,通过“36个科室”和36项指标对车辆进行检测,包括充电模型分析、安全报告发送、用户行为分析等,预警准确率达90%。实现了充电过程及汽车安全隐患可监视、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为电动汽车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此外,依托智能运维方案,站内每台充电桩都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监测,应用OTA远程故障诊断升级,极大减少现场维修。充电设备是模块化设计,出现问题能够以换代修,不但降低了运维成本,也提高了运维效率,大大减少了因充电设备故障造成的“有桩不能充,车主守桩待修”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