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重视课本课堂 数学:关注通性通法 英语:注重阅读训练
这份中考提分锦囊请收好
□本报记者 丁一
随着6月13日中考临近,初三学子们正投入到紧张的二轮复习之中。在这一关键阶段,对于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大科”的复习,究竟应该注重哪些要点?又该如何高效地查漏补缺、确保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的三位教研员,请他们为广大学子送上“锦囊妙计”。
语文教研员管娟:
立足课本学习
注重课外延伸
注重理解,夯实基础。中考语文的基础知识相对庞杂,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积累、辨析和运用,复习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筛选整理,着重夯实记忆不准确、练习有错误的知识盲点。可以采用过滤式复习,在第一轮全面复习后,筛选标注出错误知识点,之后每一遍复习着重巩固这些知识点。
精读精练,及时归纳。阅读理解是语文中考考查的重要一环,阅读训练在精不在多,每一次练习都要在“读”字上下功夫。加强读懂文章的能力和读明题意的能力。同时,阅读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逻辑性,做完之后及时比对答案并进行思考,找出差距,归纳调整。
升格作文,锤炼佳作。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中考考查的另一大重点。除了重视平日的观察、感悟和写作训练之外,作文备考还应注重分类整理作文素材,根据情感体验、关注自我、社会生活等主题,整理出个人生活中有感悟、有意义、有影响的正能量材料;升格修改原有习作,每个主题选择一篇原创习作,从选材立意、详略安排、细节刻画、主题升华、点题扣题等方面进行升格修改,形成考场作文资源库,为考场写作带来更多灵感。
严格要求,规范训练。要保证中考考场的最佳发挥,学生在平时就应严格要求自己,限定时间训练,注重过程步骤,保证卷面工整,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立足根本,以“内”养“外”。课本是根本,课堂是关键。复习阶段尤其要重视课本和课堂的学习,在课堂上得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数学教研员李双娜:
夯实基础强思维
提炼方法重技巧
在立足“双基”强调“能力”的同时,要注意查漏补缺。复习要做到回顾、模拟、强化、调节——通过回顾教材,模拟训练,从而温故知新,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
首先,回顾课本,扎实基础。夯实数学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定义、性质、公式,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系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理清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题思路,以不变应万变。
其次,模拟中考,查漏补缺。充分利用历年中考原题、典型例题集、改错本等个性化资料,巩固练习高频考点及自己做错的题,在做题过程中对自己的思维误区再次进行调整,熟悉知识点;对重点问题进行归类,抓住同类问题的本质,关注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技巧;优化解题思路,提炼最佳解法,分析异同进行知识迁移,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第三,强化练习,限时训练。可将中考题型进行分块,结合自己的数学水平、预期分数段范围和一般做题速度规划预设自己的限时训练时长,有针对性地交替进行几个知识板块的限时训练,在训练的同时一方面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训练实操的感觉。
第四,调整心态,驾驭技巧。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对熟悉的题型题目应当先解答,不熟悉的放到后面慢慢思考解决办法,可以先绕开那些个人觉得有困难的题目,等简单问题解答完,再集中火力攻克难题;一慢一快,慢中求快,审题要慢要细,做题要快要稳,通过细心审题,明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快速作答,为后面的题目争取更多的时间。
英语教研员刘风英:
坚持阅读训练
提高理解能力
中考英语有大量阅读题目,可以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因此,在英语备考方面,要在掌握单词短语用法的基础上不间断进行阅读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达到提高英语中考应试能力的目的。
首先,回归课本,重视阅读。注意复习课本内容,但不要拘泥于课本内容。把相关单词、语法知识放到新的阅读材料中进行,既复习课本内容,又通过新材料进行单词语法巩固,同时还拓展了阅读量,一举三得,避免死记硬背、单一复习语法知识。
其次,建构框架,查漏补缺。经过全面课本复习后,把重点语法知识梳理归纳,形成思维导图,从根本上理解句子结构。题目以近五年各地中考真题为主,通过做题检查知识漏洞,特别注意阅读理解和表达题目中出现的问题,对个人弱点有充分了解。
第三,积累错题,题型专练。建立改错本,对经典题目进行分析,抓住问题本质,并通过做同类知识题进行巩固,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中考题目按题型进行分割训练,单选题每分钟三道,阅读题8—10分钟,综合填空10分钟,作文15分钟,保证每种题型不超时,阅读表达注意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准确,考试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第四,放稳心态,轻松应考。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考试搏的是心态。要注意考试中掌握答题节奏,按照之前的训练速度,先易后难,确保会的题目都能得分,问题题目做好标注,把更多时间留在不确定的题目上。作文要根据要点打好草稿,修改语言错误,尤其注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