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卫街道用心用情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
“老兵调解室”暖了老兵心
□本报记者祁璟
本报通讯员王翠
今年以来,灵山卫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矛盾化解举措,依托“老兵调解室”主阵地,用心用情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广大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街道整合退役军人服务站、社会组织等部门和单位力量,发挥街道社会工作中心法律援助服务专业力量,打造了‘老兵调解室’,及时排查解决涉退役军人矛盾问题,精准掌握退役军人的诉求和思想动态,做到风险隐患见微知著、抓早抓小,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灵山卫街道退役军人服务办公室主任魏军峰告诉记者,自去年9月“老兵调解室”启用以来,已先后化解涉退役军人矛盾纠纷10余件,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100多人次。
据悉,“老兵调解室”择优选聘以“兵支书”、法律工作者等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较高政策水平、有群众基础的退役军人担任“老兵调解员”,通过“兵说兵话、兵解兵心、兵讲兵理、兵解兵惑”,搭建起矛盾化解的“连心桥”。
同时,为了实现“诉求服务在身边、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灵山卫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变“坐等来访”为“主动走访”,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入户走访退役军人,通过拉家常、送政策等形式,使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街道对他们的关怀,将众多矛盾化解在了基层。
“我们重点关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做到帮扶救助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及时把各类问题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魏军峰告诉记者,灵山卫街道辖内退役军人陈先生的妻子因脑出血入院接受手术治疗,其家庭经济不堪重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专职联络员开展入户调查,随后协助陈先生准备相关证明材料,申请“荣军情”关爱帮扶救助资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魏军峰表示,在“老兵调解室”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老兵调解室’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对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推动涉退役军人矛盾纠纷调处和多元化解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老兵调解室’的调解职能作用,用真情和行动温暖老兵的心,并继续探索化解退役军人矛盾纠纷的新方法,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做得更加精准精细。”魏军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