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手足口病该如何预防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很重要,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本报记者 龚鹏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有一种“专挑小朋友下手”的疾病逐渐成为家长们心中的“一块心病”,这就是手足口病。为了帮助广大市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近日,记者采访了西海岸新区第二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张健,请他为家长们提供一份详尽的手足口病预防指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它的典型症状包括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以及伴随的发热。”张健告诉记者,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的病程较短,一周左右即可自愈,但也有部分病例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心肌炎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其不可轻视。
  张健介绍,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粪口途径传播。“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退烧、止痛、补充水分和营养支持等。”
  对于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张健建议家长们首先要培养孩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此外,保证饮食卫生也是关键,食物必须煮熟,避免孩子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在家庭环境中,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同样不可或缺。”家长们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降低感染发病率。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相关症状,要立即带孩子就医。
  “除了日常的卫生习惯培养,家长还应成为孩子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样。通过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还能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张健建议,家长们还可以通过亲子阅读、观看教育视频等方式,向孩子传授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让他们了解疾病的危害,学会自我保护。
  如果孩子不幸感染了手足口病该怎么办呢?张健表示,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忧。“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就完全能够控制其传播和影响。”他建议先隔离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同时,细心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当出现高热、呕吐、嗜睡等严重症状时,要高度重视,这可能是并发症的信号,应立即就医。“在家庭护理方面,建议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孩子有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口腔疱疹,可以使用盐水漱口,以减轻孩子的不适。”张健说,家长还应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给孩子服药。
  “目前,已有一些地区批准了手足口病疫苗的使用。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部分类型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张健建议,家长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更好地预防手足口病,护航孩子健康成长。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