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强化政策激励、共建孵化阵地、健全培训体系、加大服务力度,灵山卫街道——

四点发力,促高质量就业

  □本报记者 祁璟
  本报通讯员 王婷婷
  
  为更加务实有效地抓创业、促就业、保民生,近年来,灵山卫街道通过强化创业政策激励、共建创业孵化阵地、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加大创业服务力度等举措,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促进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以政策宣传为切入点
  营造全民创新创业氛围

  灵山卫街道通过开展创业典型座谈会、创业政策宣讲会、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分享会、归巢学子寒(暑)假行等活动,邀请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创业成功人士、自媒体创业导师等普及创业知识,宣传创业政策,交流创业经验。近两年来,街道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创业政策宣讲活动17场,共计1600余人参加。
  同时,灵山卫街道着力打造三级(街道、社区、合作社)创业政策宣传体系。利用街道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载体,转发“青岛人社”和“青岛12333”等发布的政策解读;制作《灵山卫街道就业创业服务事项指南》,结合“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五经普”、“万名干部进万企”等重点工作,开展创业就业政策“入企业、进社区、上街头”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开通“卫诚服务”抖音号,制作上传创业政策宣传微视频,将政策故事化,提升政策宣传的吸引力、实效性。

  以创业载体为关键点
  强化创业辐射带动效应

  2021年,街道与辖区内的青岛黄海学院签订校地联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依托黄海学院原有的“创业孵化基地”,通过科技创新、网上创业和文化创意构建基于创新、创业、创客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建立创业苗圃、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加速、创业跟踪“五位一体”服务体系,累计孵化培养学生近1.2万人,入孵创业实体269个,带动就业753人。
  为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特色,把现代生活方式与本地文化特色有机结合,灵山卫街道依托“影视卫城、山海卫城、古韵卫城、时尚卫城”四张名片,重点打造毛家山“齐鲁之间”青岛市特色创业街区,先后举办杏运市集、毛家山山会、非遗市集、飞花市集等特色主题市集20余场。活动期间每日人流量可达5000余人,辐射带动周边860余人就业创业,拉动旅游消费近70万元。

  以创业培训为着力点
  以学促创深挖创业潜能

  为激发创业热情,灵山卫街道近两年间举办3场青年人才创业能力提升训练营活动,邀请有多年互联网运营经验的自媒体公司,采取“理论学习+案例分享+5G产业园实地观摩+分享交流”培训模式,从创业项目筛选、短视频带货和互联网营销技巧等多个维度,帮助学员们合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主创业。
  同时,街道投入创业扶持资金近13万元,连续举办11期短视频与直播带货、小儿推拿、花样馒头等有针对性、精准性和实用性的创业技能培训班,在尽可能满足居民多样性培训需求的同时,激发企业群众就业创业信心和决心,为个人就业创业与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新方向。

  以服务平台为立足点
  实现创业服务提质增效

  为打造机构健全、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标杆机构,灵山卫街道依托460平方米的新便民服务大厅,开展创业“一站式”、专业化服务。街道特邀请黄海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谭春波为专职创业指导师,每半月开展一次现场“问诊”,解答群众就业创业疑难问题。
  另外,灵山卫街道于2023年搭建“家门口创业服务云驿站”线上平台,引导辖区有创业意愿的居民和刚申领营业执照的创业者入群,安排3名业务骨干在线宣传创业政策、答疑解惑。
  灵山卫街道致力于将历史城区焕新与创新创业发展相结合,将稳就业与促消费相结合,通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汇聚文创旅游、时尚消费、科技创新等各类创客群体。近两年来,新落户商铺3928家,协助243家市场主体申请各项创业补贴699.22万元。创业补贴到位率100%,创业活跃度达到5%以上,创业服务率达到70%以上,创业环境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