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蒲公英

  □刘润清

  在众多野菜中,我对蒲公英情有独钟。
  清明节前是采挖蒲公英的最佳时机,此时蒲公英叶子泛绿青嫩,花骨朵尚在根部萌发,积蓄了一冬的营养还没有大量向花骨朵输出,是营养最充分的时段。蒲公英对土壤不挑剔,它耐干旱耐贫瘠,沟边阡陌、林间草地、路边绿化带、人工草坪都能生存,经常翻动的农田里、菜园里却不多见。
  蒲公英是宿根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属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类型,其根状茎更是愈挫愈勇,即是挖断了根也断不了命,甚至还能长出多株幼苗。因此,挖蒲公英要平铲浅挖,保留足够的根系。
  蒲公英可以生吃。将蒲公英处理干净,清水加盐清洗几遍,沥干水分。鸡蛋炒豆瓣酱作为蘸料,口感丰富,有香有苦有清甘,最大限度保留了蒲公英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焯开水除去部分苦味,加入调料凉拌,也是不错的佐餐。蒲公英还可以剁馅后摊成饼或搓成丸,吃的就是那种原生态野味。
  清明节过后,蒲公英抽苔开花了,中空的花苔高高地挑起硬币大小的黄花,在风中摇曳,状如太阳,色如黄金。一年生则一花独放,多年生则三五朵齐放,植根于绿色大地,如同在绿色地毯上撒落的点点金星,点缀着春意盎然的画卷。偶遇一片密集的蒲公英花,给人的视觉冲击不亚于油菜花海。
  开了花的蒲公英很容易寻找,可以大量采集。虽然这时候食用口感略逊,却是晾晒的最佳时机。根叶老化,药力充足,全草皆可入药,晒干后可以长期储存,泡水代茶。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尤其对咽炎、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疗效,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一宝,“本草皇后”的称号当之无愧。
  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大师。一般植物花谢以后,就会立刻失去往日的风采,处于低调状态,专心孕育种子,形成干果或肉果。蒲公英的花瓣谢落后,花托上却魔术般长出一个洁白的绒毛球,亭亭玉立,别有一番意趣,每每见到它,总忍不住要掐下一枚欣赏一番。蒲公英不愧是一个聪明的妈妈,要给生长在花托上的子女每人一把受风伞,把子女们的伞摆成球形,就大大增加了摆放面积,互不干扰,子女们雨露均沾、阳光共享,各得其所、同步成长,不让一个掉队。
  种子成熟后,绒球被风一吹,每个冠毛吊着一粒种子脱离了花托,像空降兵驾着降落伞,摇摇晃晃随风飘去,蒲公英妈妈也完成了将后代散播远方的使命。
  食药两用的野生蒲公英供不应求,人工种植应运而生。与野生蒲公英相比,人工种植的蒲公英虽然口感和药效有所折扣,但其颜值新鲜,量多价低,未来市场前景可期。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