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今年前4个月,黄岛海关关区船舶海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同比增长32.6%

管家式服务助“新区制造”出海

  □本报记者 李宛遥
  本报通讯员 孙霞 马瑶

  日前,在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的监管下,一台采用智能控制废气循环技术的船用主机在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完成装运,并由“嘉鸿27”轮运往大连。该型号主机为世界首制,将用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17.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海关为我们高效办理通关手续,确保料件及时到位,保障了下一步生产。”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采购管理部计划主管刘冲说。
  此次发运的船用主机所需进口料件多,累计达108种。这么多料件,每一种都要进行归类审核,耗时较长。为提升通关效能,黄岛海关从指导企业设立保税加工手册开始,建立了涵盖全部料件的归类先例数据库,将以往以单一商品为单元的海关归类升级为以企业为单元管理,降低了企业归类难度。
  解决了料件归类审核的问题,企业又面临新的问题,船用主机生产周期紧,从首批料件进口到首台主机交付,仅有5个月的时间。生产过程中,鉴于所需保税料件多、存放地点有限,企业申请保税料件外存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流转使用也不方便,甚至会影响生产进度。
  对此,黄岛海关通过推广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推动料件灵活存放于集团成员企业的备案场所内,实现保税料件自由流转。要在短时间内实现产品交付,需要各环节的合力配合。黄岛海关单证审核、现场查验等部门密切沟通,引导企业采用“提前申报”“预约通关”等便利化措施,确保货物即验即放,提高通关效能。
  主机生产完成后,为加速企业货物流转,黄岛海关优化深加工结转业务办理手续,推动实现主机顺利结转至下游厂家,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让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擦亮“中国制造”名片。
  “我们采取‘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黄岛海关企业管理处副处长杜凯表示。黄岛海关将“关企面对面”活动由会议室扩展到企业生产现场,由向企业征集问题转向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同时,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疑难问题的处置能力和处置效率,确保问题及时解决。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发展绿色新能源环保船型,加快研发更绿色、更智能的先进船舶,海关一直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张玉新说。
  如今,在位于海西湾的船舶与海工产业基地,绿色、智能发展已经成为各企业的不二选择。黄岛海关赴关区船舶生产企业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掌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根据企业经营实际情况,“面对面”“点对点”开展政策宣传,指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拓展业务范围,促进传统造船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助力船舶与海工产业绿色、智能发展。
  “目前,北海造船的新订单以清洁能源动力船舶为主。”张玉新介绍,该公司订单已排至2028年下半年。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黄岛海关关区船舶海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值11.31亿美元,同比增长32.6%。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