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隐珠街道将土地高效利用与城市更新建设有机结合,多措并举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让沉睡资源再生金

“土地存量”变“发展增量”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赵文慧

  品尝地道美食、乐享视听盛宴……近日,西海岸牛街广场举办的幸福市集和文艺汇演活动吸引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现场热闹非凡。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块无人问津的闲置低效土地。蝶变得益于隐珠街道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建设的探索。隐珠街道将土地高效利用与城市更新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了集“特色餐饮、生活服务、文体活动、社交和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特色商街,让“沉睡”资源“再生金”。
  近年来,隐珠街道坚持念好“清、快、实”三字经,多措并举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实现“土地存量”向“发展增量”转变,“低效用地”向“发展质量”转变,有力提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清”为先<<
  摸清家底 量体裁衣

  8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双珠公园东门区域的东楼二居养老院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装修作业。“项目于上个月顺利封顶,目前我们正按计划加快内部装修工作,全力以赴保障项目按期竣工。”项目现场负责人周茂鑫介绍。
  据了解,为充分摸清闲置土地底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街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辖内闲置低效用地开展“地毯式”摸排。经过摸排发现,双珠公园东门区域一处占地面积9亩的东楼二居危旧厂房地块荒废多年,环境脏乱,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经过与周边居民多次协商,街道制定低效闲置土地开发利用方案,最终确定在此处引入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养老院项目。目前,东楼二居养老院项目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预计今年12月份投入使用,将向社会提供养老床位300余个。”隐珠街道发展服务部负责人刘传江告诉记者,街道共计摸排闲置用地10宗近200亩,为闲置土地盘活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同时,根据闲置低效用地的不同情况,分类制定盘活措施,“一地一招”“一企一策”精准施策,综合运用政策扶持、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土地置换等方式进行盘活。

  >>以“快”为要<<
  高效服务 灵活供地

  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工作中,隐珠街道始终坚持以高效服务为导向,“一包到底”,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高效推进批、供、用、登等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支持企业选择适宜的用地方式,有效降低企业前期用地时间、经济成本支出,激发企业后续发展动力。
  去年8月,街道包企干部走访青岛盛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时了解到企业有增资扩产意向,便及时将诉求转办相关部门。街道第一时间梳理摸排周边土地,帮助协商王戈庄六居将闲置的村集体土地出租给企业用于厂房扩建。“盛通机械项目地块原为村集体闲置工业用地,土地闲置一直未开发使用,占地面积10亩,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还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刘传江表示,在确定土地合适后,街道先后对接区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规划审批等部门提前开展各项审批工作,确保企业顺利开工。该项目于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建设进程已过半,正在进行厂房主体施工。

  >>以“实”为重<<
  腾笼换鸟 突出实效

  7月19日,位于东辛庄社区的智能仓储物流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通过集体老旧厂房改造提升,计划建设1.69万平方米智能仓储物流中心。通过与亨氏(青岛)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为企业扩产升级提供资源配套,同时每年将带动村集体增收600万元,实现促发展、惠民生“双提升”。
  无独有偶,位于海王路以南、新华路以西的东楼一居工业厂房项目,原本是一处闲置的废旧厂房。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街道联合企业在原址投资建设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现代工业厂房。项目建成后,将逐步完善服务配套,引进青岛坤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旗下10家下属公司,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产业发展需要空间保障、载体支撑。隐珠街道通过腾退村庄废旧厂房,建设现代化工业楼宇,实现“腾笼换鸟”,在盘活低效用地的同时,通过建设服务配套项目有力支撑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带动集体经济增收。
  下一步,隐珠街道将坚持“土地跟着效益走”,继续推进闲置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加强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全力支持东楼二居养老院、盛通机械、东辛庄智能仓储物流、东楼一居工业厂房等6个总投资约5亿元、年营收约2000万元的村庄低效用地项目建设,同时深度谋划剩余低效用地发展策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