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次日落
□陈洁
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于我而言,有三次日落曾经属于自己。
第一次,是在灵山岛。站在海边的礁石上,落日余晖沉到海面,染红了一片海滩,那一抹抹温暖的橘色是那么令人震撼。以前从未看过日落,因为我困顿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日落之时往往只专注于替他人温粥,忘了抬头看看窗外的风景。对那时的我来说,不要说日落,路边一朵盛开的花都是新奇的。多年以后再想起,纵然当时心绪郁结,如今却无怨无悔,内心坦荡安稳。
我的第二次日落,是在淄博的大山里。在一个忙碌的秋天,我和两位前辈沿山村小路散步,山里很安静,我们不自觉慢下了脚步。在登上民宿的二楼平台时,恰巧偶遇了日落。前辈说,我们就这样安静地陪太阳落山吧!山上落日很快,却伴着我的欢呼,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前辈说,日落不是天天都有吗?怎么你好似第一次见?我说我很久没有看过日落了,平常这个时候,我都开车走在路上,想着回家后还要继续的工作,根本没有心情抬头仰望天空。那段日子很忙,是一段令我迅速成长的岁月。可忙碌也带给了我很多烦躁,我讲话常常粗声大气,对待生活也粗糙了许多。山里的慢生活,是我那时内心深处的向往。安宁,岁月静好,可以置身事外,似桃花源一般隔绝现实纷扰。那以后,我时常看日落,生活的琐碎和抬头看日落,就是月亮与六便士。我渐渐开始学会平衡工作和生活,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浪费,看风景、读书、追剧……我开始懂得,让自己舒适和放松,很重要、很值得。
第三次日落,我是接收到了美的呼唤。骑行到山边时,原本不想选择那条崎岖的路。然而那天内心似乎听到了某种神秘的召唤,我忽然决定在那个岔路口选择右拐。自山下穿过,拐一个大弯,爬上一个大坡,蓦然回首,是一大片连绵的草地,格桑花摇曳,白色蒙古包坐落其中,连绵的山就在眼前。我下车,认真站好,看太阳渐渐落下,唯美绵长,意犹未尽。我庆幸自己遵从了内心刹那间闪过的念头。想起心理学提起的“正念”,听从内心,感知自然,细听风吟,享受当下,生命定会有不同的风景。第二天,我又走了同样的路,然而我没有看到日落,那天的云彩很厚,似水墨画,如重峦叠嶂,如鲲鹏羽翼,但我依然很开心。在有日落的时候看太阳落下,在没日落的时候看云听雨,允许一切发生。
有时候因为没有时间,有时候因为没有心情,有时候因为没有落日……虽然我们无法常常看到日落,但可以永远有看日落的闲情和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