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对面”到“肩并肩”
黄岛街道创新“无柜台”政务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本报记者 丁霞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办事流程,今年以来,黄岛街道推出“一对一指导、手把手帮办、肩并肩服务”的“无柜台”政务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办事体验,提高了事项办结效率。
“你好,我想变更食品经营范围。”“请让我看一下您带的材料……业务办理窗口暂时无法提供服务,请跟我到那边办理……”对于黄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管斌来说,这样的对话他每天要重复多次。在该中心的“便民之家”办公区,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一起面对电脑,指导或帮助群众完善材料、上传资料,办事群众可直观看到所办事项的材料提交和办理进度,实现全流程快办。
“以前到大厅办事,都要先询问‘某业务的办理在哪个窗口’,现在一进入大厅,工作人员就会主动上前指导,节省了很多时间。今天从我进门到拿到新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只用了不到20分钟。”来办理变更业务的市民朱全金说。
打破传统柜台式“坐等”服务模式,让暂时无业务受理的窗口工作人员走出柜台、走到办事群众中间,帮助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减少企业和群众的办事等待时间,是黄岛街道政务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模式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的生动体现。
“‘无柜台’虽然是窗口服务形式的小变化,却蕴藏着政府为民服务理念的大改变。从‘你找我办事’到‘我为你帮办’的转变,让政务服务‘最后一米’充满了暖意。”青岛大亚物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无柜台”政务服务新模式,撤除了隔在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之间的物理障碍,打破了常规工作方法和服务惯性思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据统计,今年以来,黄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走出柜台,主动为企业、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600余件。
下一步,黄岛街道将在政务服务领域持续探索和更新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模式,努力在人性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办事群众满意度、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