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建好“一个链” 上好“一堂课” 绘好“一幅画”

“三个一”让新区医保服务更有温度


  区医保局宣讲团在胶南街道开展医保政策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黄启昊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今年以来,区医保局聚焦构建便民利民、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体系,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出“建好一个链、上好一堂课、绘好一幅画”的“三个一”举措。通过延伸服务触角、深化政策宣传、优化结算模式,全力破解群众办事难、政策理解难、结算不便等问题,塑造覆盖广、效率高、有温度的医保服务新生态,用心守护百姓健康福祉。

  建好“一个链”
  医保服务更完善

  医保工作站的建立,是推动医保服务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真正打通了医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区医保局不断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精心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链,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保服务。
  在优化服务质效方面,医保局采取了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策略。在线下,加强窗口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待遇、征缴业务“一窗受理”,避免群众多次奔波;狠抓细节,增设双屏同步显示终端设备,参保人同步核对业务受理信息,保障业务办理透明高效。在线上,不断优化升级“西海岸医保”微信小程序,医保政策更新与维护更加及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增加电话客服人员数量,保持咨询渠道畅通,今年以来,区医保局电话咨询量已突破15万次。
  在服务网络建设上,医保局推动医保服务下沉,在全区建立了54个医保工作站,提供统一标准的参保登记、信息查询等服务,形成了覆盖全区、辐射广泛的服务集群。目前,全区居民都可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真正实现了服务的多点布局和无缝衔接。
  此外,医保局还注重打造专业化经办队伍。常态化开展医保大讲堂,定期组织政策答疑座谈,对基层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业务经办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重点讲解。通过“问诊式”“加餐式”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经办队伍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为群众提供解答和帮助。

  上好“一堂课”
  医保宣传全覆盖

  “如何缴纳医保费用?”“异地就医怎么办?”“缴费信息怎么查询?”……在今年6月新区开展的“医保政策大宣讲”活动中,区医保局政策宣讲团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医保政策宣讲实现由“群众找政策”到“政策找群众”的积极转变,医保服务暖心更贴心。
  为了让新医保政策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区医保局组建政策宣讲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医保政策化繁为简,大范围、深层次开展宣讲活动,讲好医保政策宣讲“一堂课”。
  区医保局深入开展“医保政策进万家”活动,积极推动医保政策进集市、进社区。宣讲队伍来到泊里大集等集市,设置摊位向赶集的群众普及医保知识,耐心解答大家的每一个疑问,让医保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社区,宣讲团向居民宣传基金监管知识和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医保,守护每一分“救命钱”。
  针对大学生群体,区医保局也组织了专场宣讲。在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宣讲团队结合学生群体需求,普及医保待遇和参保流程,引导他们积极参保、合理使用医保服务,护航青春健康。
  不仅如此,宣讲团还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企业职工们通过区医保局的宣讲活动了解到参保缴费和门诊统筹等政策内容。与此同时,在金沙滩、藏马山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外地游客也能通过区医保局的政策宣讲,了解到了异地就医的便利,感受到异乡“医”靠的安心与温暖。

  绘好“一幅画”
  医保结算更便利

  今年8月,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率先推出的“医保刷脸支付”服务,标志着新区医保支付方式实现了从“刷卡”到“刷码”再到“刷脸”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医保结算的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近年来,区医保局持续优化医保结算,着力绘好“刷卡+刷码+刷脸”多元化结算模式“工笔画”,让群众享受更为便利的医保结算体验。
  在结算服务上,新区不断扩大医保卡的联网结算范围,实现了省内“一卡通行”,并打通了跨省结算通道,确保参保人无论是住院、门诊慢性病,还是普通门诊,都能在新区2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医保直接结算。
  与此同时,移动支付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医保支付更加便捷。区医保局推出“码上”支付服务,覆盖全区450余家定点机构,群众通过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即可轻松完成支付流程。区中医医院等15家定点医疗机构通过医保移动支付,月结算量超过2万笔,大幅提升了支付效率。
  下一步,区医保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优化医保服务,提升保障水平,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推动医保服务迈上新台阶。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