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新区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马志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为西海岸新区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以勇担当的气魄、办实事的态度、善作为的智慧,全力以赴推进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防线。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应急管理工作核心要务中的关键环节。核心是抓好预防与准备、响应与处置、恢复与重建等工作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深刻认识到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性,将安全生产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微之处。政府相关部门也应积极作为,抓实监管责任落实。一方面通过严格执法,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家指导服务的作用,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与引导,推动企业由被动他律向主动自律转变,共同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本行业安全监管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监管重叠区”“监管盲区”等问题,确保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严格监管。
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作用,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专”起来。明确防汛、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消防救援等各专业委员会的运行规则,出台工作运行制度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风险研判等科学机制,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加强统筹调度,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实”起来,建立局班子成员与各专业委员会的联系机制,将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督导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合力,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狠抓工作效能,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强”起来,通过试行工作动态“月报”、督查检查情况“半月报”等创新举措,及时掌握各专业委员会运行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从根本上提升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加强文明监管执法,是应急为民坚实可靠的重要保障。执法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文明执法水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守执法纪律,按照法定职能、职权开展工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落实执法监督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定期组织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推进执法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每一个执法环节都经得起检验。同时,加强执法与普法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提高群众和企业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应急管理工作中来。
加大安全宣传教育,是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的基础工程。依托高等院校等机构,加大对基层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力度,推动建立面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常态化学习机制,为应急管理工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骨干力量。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围绕应急响应、应急指挥、信息报送、协调联动、综合保障等关键环节进行实训演练,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实战化应急水平。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大力推动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让安全知识普及到每一个角落,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依托科技馆、地震科普馆等特色设施,设立各类科普宣教基地,建设数字化科普平台和虚拟体验馆,开展线上线下法规教育、科普教育、应急体验、自救互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充分整合现有企事业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等力量,统筹推进专业专职、兼职、志愿队伍建设,构建“一专多能”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在灾害面前能够迅速响应、高效救援。加大对基层应急管理经费、技术、设备等全方面支持力度,构建规范有序的基层应急物资储备、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结合基层灾害事故风险特征,科学规划建设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储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并与辖区相关单位建立应急物资共享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技支撑,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基层应急管理赋能,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以坚定不移的决心、锲而不舍的毅力、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落实各项应急管理工作任务,不断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筑牢安全之基。
(作者系西海岸新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服务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