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历时十个月,区中心医院成功救治一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医患携手跑赢康复“马拉松”

  □本报记者 龚鹏
  
  对于许多特殊病症患者,治疗、康复之路就像一场漫长而充满未知的“马拉松”。近日,区中心医院血液内科肾内科就见证了一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之路。
  今年1月,患者许晴(化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了血尿、呕血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随即被送往区中心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与会诊,她被确诊为凝血功能障碍。这一诊断,不仅意味着许晴面临着严重的健康威胁,也预示着接下来将面对一场漫长且充满挑战的治疗历程。
  住院后,区中心医院医疗团队迅速行动,对许晴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首先排除血友病的可能性。在询问病史时,许晴提及曾进食过少量可能受污染的花生,这一线索引起了医生的注意。结合她的症状,医生们初步判断她的病因可能是维生素K拮抗剂类药物的间接中毒,这类药物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其半衰期长达6-12个月,治疗难度极大。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该院血液内科肾内科主任孙晓云迅速组织治疗小组讨论病案,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通过输注新鲜血浆及持续应用维生素K后,许晴病情逐渐得到控制。主治医生鞠波更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每日多次查房,密切关注许晴的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方案的精准实施。
  据介绍,此病治疗周期长,患者病情稳定后,考虑到许晴家距离医院有100多公里、往返不便,鞠波便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居家继续治疗方案。鞠波建议许晴在当地医院进行定期检查和治疗,每周复查凝血四项,并通过微信保持密切联系,以便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尽管过程中患者病情时有反复,但鞠波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许晴有需要,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应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这期间,由于病情的不可控性,许晴多次回到区中心医院血液内科肾内科住院继续治疗。
  今年2月16日是正月初七,当大家还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庆中时,许晴在老家医院化验出凝血超标十多倍,家人紧急联系鞠波。此时鞠波正在休假,但接到电话后,她毫不犹豫赶回医院,给许晴安排住院、输血、制定治疗方案,一直忙碌到深夜才回家。
  经过长达十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悉心照料,许晴体内的毒素被彻底排出。10月15日,许晴迎来了康复停药的这一天。从最初的病情危急到如今的康复如初,从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从日常病情监测到心理疏导,从精细治疗到康复指导,许晴康复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区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不仅在医疗技术上展现了高超的水平,更在人文关怀上给予了许晴及其家人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当许晴痊愈后,全家人满怀感激之情向医生团队、护士团队赠送了锦旗,以此表达他们深深的敬意与感谢。这场跨越院内外的康复之旅,不仅见证了医疗技术的力量,更彰显了医者仁心的光辉。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