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巷子里的豆花香

  □周欣宜

  冬天的早晨,一抹浓郁的豆花香气随着热气弥漫,似一双无形的大手悄悄勾住往来的人们。早起忙碌的打工人、匆忙挤公交的学生、陆续摆起小摊儿的人们都被它勾住了……寻着这味道,来到那棵老槐树旁的巷子边上,一个个头不高、脊背微微佝偻的老人,推着一辆布满划痕和锈迹的小推车慢慢前行着,离他越近,豆花的香气越浓郁。他就是我的爷爷。
  依稀记得儿时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全家便起床忙活起来了,爷爷张罗着把前一天挑拣出来的豆子铺好,家人们帮忙推磨、提桶、舀水……看着那些色泽明亮、黄澄澄的豆子在磨盘的顶端转来转去,像下饺子一样咕噜噜地掉进磨盘的圆洞中,刚出来的豆花跟温润的玉一样,没多久就顺着磨盘流进木桶。孩子们叽叽喳喳地闹着,眼巴巴地盯着刚出炉的豆花,争抢着吃那质地柔嫩、入口即化的热腾腾的第一口。很快,一股特殊的清香就在大院里弥漫开来……豆花刚吃到嘴里时烫烫的,呼出的气都是香甜的,身子也不由得暖和起来。
  甚至我冬日里喜欢赖床的坏习惯,都因这勾人胃口的豆花改掉了。每天大清早,我就会穿着长辈的小褂袄蹲在巷子边的台阶上等。记得爷爷总是将新鲜出炉的豆花放在木桶里,小推车上摆着几个瓷碗,碗中装着各种调料,老实说,我总觉得它们的存在是多此一举——豆花的美味根本用不着这些来点缀。我总是巴望着,那期盼的眼神也总让爷爷忍俊不禁。每每这时,他都会揭开木桶盖子,一双干干皱皱的手稳当当地拿着瓷碗,抄起木勺轻微转动长柄,碗中就接住了满满当当白花花的豆花,抓上一小把虾皮、香菜,再淋上一小勺香油、辣椒油……啊!肚子里的馋虫瞬间被勾起来了。我搓搓手,擦掉手心的汗珠,小心翼翼地接过瓷碗,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连豆花随着摇晃的幅度被打散都让我心生可惜。
  进入离家乡较远的大学后,偶尔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也能看到卖豆花的摊子,心中不免想起那熟悉的味道。坐下来吃上一碗,回忆着那棵槐花树、老旧的巷子,也怀念着我的爷爷。异乡的豆花虽然没有家乡的味道,却也萦绕心头,让我一直遥望着那条老去的巷子和那个时时出现在我梦中的身影,牵系我思绪,也激励我成长。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