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非住宅出让土地使用权到期管理办法(试行)》出台
破解续期难题 筑牢发展根基
□本报记者 仪博文
本报通讯员 丁国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制定工商业用地使用权延期和到期后续期政策”。这为工商业用地使用权到期后如何处置指明了方向。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实施土地有偿使用政策起,土地使用年限期满后续期规定便成为了一片“模糊地带”,亟待明晰界定。原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早期出让的部分土地,年期设定为20年或30年。时至今日,西海岸新区已有36宗共计688亩(涵盖综合、商业、工业等多元领域)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另有10宗148亩土地也将于2026年遭遇同样的问题,且2023年底新推行的弹性年期供地模式急需配套续期细则,以上种种问题凸显出续期规范制定的紧迫性。
面对这一复杂问题,西海岸新区自然资源局先行先试,将非住宅土地使用权续期管理列为重点攻坚任务,深入一线开展大量前期调研工作,实地勘查到期土地现状,详细记录土地用途、使用情况、周边配套等一系列信息;通过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倾听民众心声,收集来自企业、居民等不同群体对于土地续期的意见与诉求;与区内相关部门、街道反复研讨,剖析续期可能面临的种种复杂问题,力求政策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同时,围绕土地资源利用、市场波动影响、社会稳定关联等多维度深度分析研判,提前预判潜在风险点并制定应对策略。通过一系列充分的准备工作,区自然资源局起草出台了《青岛西海岸新区非住宅出让土地使用权到期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架构清晰、干货满满,共有七大章节。精准框定适用范围,让每一寸土地归属清晰;列举不予续期情形,严守土地规范利用底线;梳理续期办理流程,从申请受理到最终权属登记,步步指引明确;依据土地用途分类制定续期年限规则,契合产业发展特性;以科学评估确定续期出让金缴纳标准,保障公平公正;妥善安排不申请或不予续期的处置事宜,兼顾各方权益;还对其他关键事项细致说明,确保政策长效稳定。
《办法》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区域土地管理规则空白,更将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稳固土地根基、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