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

  □郭岩岩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要求山东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求实效。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对青岛西海岸新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国务院批复的首个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海洋是新区发展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战略要地和重要增长领域。近年来,新区始终将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统筹全区涉海科技资源,加快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但在推进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新区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研发投入强度不够高、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涉海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面对这些制约发展的短板弱势,必须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以科技创新作为强有力支撑,加快提升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实力,奋力在海洋强国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

  聚力协同发展
  打造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产学研协同是一种综合型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加速海洋科技和产业结合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催化和推动作用。
  新区应从提升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出发,培育引进涉海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高校等海洋领域高端资源要素,建立高校、院所、企业资源共用共享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海洋产业,不断催生海洋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发挥“国字号”“中字号”大院大所带动作用,以古镇口海洋科教创新区为核心,瞄准重大战略需求,打造面向世界前沿的国家海洋科学城。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以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为抓手,引导大院大所和重点企业紧密合作,结合发展优势联合成立创新中心、技术中心等平台,构建海洋产业创新联盟,面向海洋科学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共同开展项目技术攻关,用市场化思维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科研创新成果的精准对接。完善海洋科技创新协同体系,持续推广“定向委托”“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等协同机制,深化“企业出题、校所答题、联合攻关、政府服务”模式,促进海洋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坚持创新驱动
  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现代化,必须以技术突破培育具有新区特色优势的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
  新区应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产业,如在海洋渔业方面,继续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完善渔业良种“育繁推”一体化,推动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提质增效;在海洋化工产业方面,打造海洋化工循环产业体系,做强海洋化工新材料,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海创计划”,以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深海开发、海洋物联网等海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着力点,加大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拉长以海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条,依托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高地,强化海洋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区海洋特色,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从“大”到“强”。推进海洋产业数字化行动,引导海洋信息产业化与海洋产业数字化、海洋先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速形成以数字化为载体的海洋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新技术,全面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

  完善体制机制
  优化海洋资源要素保障

  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工程,应完善体制机制,聚焦海洋产业体系升级所需要的各类要素发展需求,打造金融创新、人才资源、政策保障等科技发展相配套的区域生态系统。
  金融方面,落实好“海洋15条”“航运15条”等现有产业政策,发挥好青岛市蓝色金融发展联盟、海洋产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积极投资重点海洋产业、涉海企业和项目,尤其是科技型涉海企业;创新银企对接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海信贷投放力度,促进现代金融发展与海洋科技创新、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全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方面,全面摸清和掌握海洋人才资源“家底”和流动情况,充分发挥《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暂行)》等政策在支持海洋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聚焦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技术服务等紧缺人才,突出对重点产业人才引进的支持。政策方面,全面梳理需要国家、省级、市级层面支持的政策、平台、项目和资源,落实好新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4-2026年)》;积极探索民营经济参与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公平竞争的活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海洋产业供给结构优化和市场空间创造提供支撑保障,不断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作者系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高级讲师)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