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式党建赋能新区高质量发展
□周娟
党的强大领导力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党建工作必须强化改革开放意识。西海岸新区作为肩负改革开放使命的国家级新区,十余年发展厚积成势,站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既要把“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观念入脑入心入行动,又要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来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开放式党建新机制开创发展新局面,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西海岸新区实践的一个有效抓手。
以“开放式党建”
助力构建大党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要求围绕大党建格局开展党的建设,为开放式党建新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党建格局是指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融为一体,融通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融汇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之中。大党建格局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大力推进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的共建与融合,充分体现了党建引领的开放性、实践性要求。
开放式党建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在组织构架上,从“封闭务虚”到“兼容开放”;在资源利用上,从“条块分割”到“集约共享”;在运行模式上,从“单向固化”到“活力互动”。由此搭建一个开放式的互动合作党建平台,一改基层组织党建工作要么闭门造车、要么单向输出的模式,解决单位党建形式固化、活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基层党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定位,不断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作出积极贡献。
以“开放式党建”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区开展开放式党建的目标,就是对标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时代重任,党组织发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动党建工作向新区各行业基层党支部开放式融入。在支部生活中融入新质生产力知识与能力培训,引导党员干部敢于直面所在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难题,勇于革新,勇于尝试新的技术手段,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绩效考核,把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创新等情况作为考核党员干部的重要方面,激发党员干部“想为、愿为、敢为、能为”的内生动力;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好相关产业和企业服务等方面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以“开放式党建”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开放式党建+产业发展”为抓手,推动新区发展提速。坚持开放式党建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探索党建赋能产业发展新路径,打造“镇街党(工)委+党员专干+工作专班+区级领导”的党组织包联产业发展责任链,把基层党组织建在产业发展上、先锋力量汇在产业发展上、服务保障沉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产业有所需、组织有所为、党员有所应,以开放式党建推动产业发展。
以“开放式党建+助企服务”为支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以作风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开展“党员进企服务”党建系列活动,领导干部带头进企业,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做好后续跟踪反馈,对企业诉求“顶格倾听”“顶格办理”。实行重点项目重点事项现场办公,重大紧急问题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集中推进,以开放式党建工作实效提升助企服务质量。
以“开放式党建+文化资源”为平台,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激发新区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党员志愿者在文旅资源挖掘开发、品牌宣传推介、志愿服务上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新区“朋友圈”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越高,以文化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助推新区经济增长。要通过各类文旅活动汇才聚智,着力推动重大文旅科创项目平台建设,在创新主体生命周期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以“开放式党建+乡村振兴”为驱动,形成乡村振兴新合力。大力打造党建示范社区,聚力兴产业、优治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基层社会治理“三中心”一体化平台,实现星网联动系统智能化运行、网格事项扁平化办理、纠纷诉求“一站式”调解。
建立健全开放式党建新机制,党组织通过组织联建、党员互动、活动互联、资源共享搭建起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业务交流新平台,有效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与氛围,不仅将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提升全区党建工作质效,更为新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丰沃“成长土壤”,从而赋能新区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