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民生110”速解烦心事

黄岛街道坚持“逢诉必见面”,精准高效解决居民诉求

  □本报记者 丁霞

  为精准高效解决居民诉求,2024年10月以来,黄岛街道坚持“逢诉必见面”原则,将社会治理流动车升级为民生办事“110版”直通车,通过“外展+转接”的方式摸清居民急难愁盼,着力解决居民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字工作法<<
  排查问题隐患

  “网格员在巡查时,细致排查问题隐患,广泛收集网格内的社情民意,并采取‘查、辨、消、报’四字工作法。在查看确认问题事件后,分析辨别是否可以自行消除。对于无法自行解决事件,及时通过网格通上报。”黄岛街道平安法治和社会工作办公室(社会治理)副主任宋飞告诉记者。
  网格员不仅是安全隐患的发现者,更是社区安全的守护者。通过日常巡查、问题识别、快速上报、专业处理等多个环节,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近日,黄岛街道网格员陈浙、薛青在进行网格巡查时,分别在唐岛路29号楼楼道内以及黄岛街道办事处公交车站附近,发现非法宣传品。“发现非法宣传品后,网格员立即将情况上报给社区和派出所,并对现场周边区域进行仔细检查。”宋飞介绍,网格员在工作中不断延伸为民办事触角,不仅能够“走出去”发现问题,还能做到“汇进来”速接速办,实现了从“闻风而动”向“未诉先办、接诉即办”转变,切实将为民办实事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双蓝”联动<<
  创新服务模式

  “街道创新推行‘230’工作法,跟踪关注诉速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事件办理情况,在接到居民反映的问题后,社会治理流动车确保2小时内到达现场核实解决。”宋飞说,对于小区内出现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会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并通过“热线疑难件—现场核实—现场转办—督促跟进—处置答复”形成办件闭环,切实让辖区居民事有落处、有问有答、快办实办。
  近日,网格员接到居民反映,自家单元楼的公共区域下水道发生堵塞,需居民共同出资疏通,由于部分居民对出资存在争议,导致迟迟未疏通。了解情况后,社会治理流动车与网格员迅速行动,网格员第一时间联系社区、物业工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一同到现场商议维修方案、预估维修费用等事宜。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当天下午,网格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对该单元的住户逐户上门沟通,对于不在家的居民则通过电话交流,认真记录居民的意见建议,向居民详细说明情况并答疑解惑,最终成功推动居民共同出资维修。在问题反映的第二天,管道便维修完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4年第四季度,黄岛街道社会治理流动车与网格员共“双蓝联动”110余次。

  >>帮办代办<<
  提供暖心服务

  “真是太感谢了!我都不用大老远赶回来,咱们网格员就把销户手续代办好了。”不久前,黄岛街道政务热线接到了来自黑龙江的陈娟的求助,称其母亲的户籍在新区,近日在东北因病离世,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帮忙代办销户手续。网格员管芙蓉在了解具体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办理部门咨询所需材料,并转告陈娟。几天后,管芙蓉收到了陈娟邮寄来的户口本、身份证、死亡证明等相关材料,便立即前往派出所为老人办理销户手续,并在办理后第一时间将户口本邮寄返还。
  2024年以来,黄岛街道探索创新治理服务新模式,全力践行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理念,深入推进“逢诉必见面,逢访必登门”工作举措,秉持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走进居民家中,深入诉求现场,贴近居民内心,用真情实意的服务让居民生活更舒心、更满意。下一步,黄岛街道将在为民办实事方面“深耕细作”,以实际行动为民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提升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度,推动为民办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