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十万火急:海洋生物的“鸡毛信”

□施墨阳(601班)

  我从小就喜欢大海,能够生活在海滨城市真是幸运,可以经常去海边玩耍。海边有沙滩、鱼虾蟹贝,我可以建造“水坝”、开挖“沟渠”、挖蛤蜊……这些总能带给我无限快乐,我甚至想天天待在海边。今年夏天,机缘巧合下,我在海边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鸡毛信”,它让我深刻认识到,那些我所钟爱的美好是那么脆弱,那么岌岌可危。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海边玩耍,肆虐了整个白天的阳光,此时开始温柔地洒在金色的沙滩上,海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脸庞。因为正值落潮,一到海边我就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光着脚丫奔向那片广阔的海滩。
  海边好多鱼啊,各种各样的小鱼在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似乎在欢迎我的到来。虽然没带网兜等工具,但我心想:就凭这么多年的赶海经验,今天一定要徒手捉几条小鱼!
  说干就干,我俯下身子,盯着鱼群准备下手。但很多事都是想着容易做起来难,我一条也没捉到,所以我又叫上爸爸一起“围追堵截”。然而,每次出手我都以为快要成功了,结果却还是忙活半天一无所获。
  我有点失望地准备放弃,突然发现脚边一个被海浪冲来的塑料袋里有动静。我急忙捡起,打开一看,哈哈,里面居然有一条肚子胖胖的鱼,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急忙招呼爸爸妈妈过来,向他俩展示“战果”,结果他们都不认识这是条什么鱼。妈妈用手机识物扫了几次,最终识别出这是河豚鱼。长在海边的河豚鱼?光听名字,我还以为河豚鱼只会生活在河里呢。
  我们观察了一番,拍照后就把它从塑料袋里倒回大海了。这时我才发现周边的海水里,还有好多这样的鱼。因为知道这种鱼有毒,我正要把那个塑料袋扔出去,爸爸阻止了我。
  “里面好像还有东西,你先观察一下是什么?”我展开看了看,对爸爸说:“里面还有一个羽毛和一个雪碧的瓶盖。”爸爸接着说:“羽毛?真巧,你看这像不像是小鱼求救写的一封……”我抢着说:“鸡毛信!”爸爸接话:“对。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这条鱼,它可能就困死在袋子里了。你再看看我们眼前这片每天都有人打扫的海滩,有多少塑料垃圾?”我随即向周边看了看,塑料瓶、塑料袋、破渔网等垃圾随处可见,我沉默了……
  回家后,针对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我和爸爸一起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海龟常常会将漂浮在水中的塑料袋误认为是水母而吞食,曾有科学家发现一只死去的海龟胃里有超过200片塑料;2019年菲律宾附近的海岸上发现了一头柯氏喙鲸的尸体,解剖后在其胃中发现了40公斤塑料垃圾;信天翁会在觅食时误食塑料碎片,这些碎片还可能被其带回巢穴喂给雏鸟,进而导致雏鸟死亡;更可怕的是微塑料,它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从浮游生物到大鱼,最后进入我们的餐桌,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面对海洋生物的求救,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使用,平时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的袋子和瓶子;做好垃圾分类,确保所有垃圾都被妥善丢到垃圾桶内;参加海滩清洁活动,积极清除已经存在的塑料垃圾;提高身边人的环保意识,向家人和同学宣传减少塑料垃圾的重要性,鼓励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生物的行动中。
  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滋养着无数生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好这片蓝色家园。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努力减少塑料垃圾,为海洋生物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希望人类以后再也不要收到这样的“鸡毛信”!
(指导教师薛花)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