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区中医医院获评青岛市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秀案例

“信用+医疗”提升就医满意度


  区中医医院莲子心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
  □本报记者 龚鹏 仪博文

  近日,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我市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的通知》,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诚信为本、医路前行,创建“信用+医疗”应用场景》案例获评优秀案例,成为新区卫生系统唯一上榜案例。
  近年来,区中医医院将诚信理念应用于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通过制度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拓展“信用+医疗”应用场景,切实提升医院的公信力与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成为新区信用体系建设医疗卫生领域的典型。

  >>推出“信用就医”<<
  信用良好优先就诊

  “这是我第一次来这家医院看病,人生地不熟,心里特别着急。幸好有志愿者帮忙,他们不仅给我指路,还陪我去做检查、帮我拿片子,特别贴心。”近日,在区中医医院门诊大厅,前来就医的市民王伟说道。
  据悉,区中医医院开展了“志愿服务+信用”活动,以医院的莲子心志愿服务队为依托,动员医务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为患者提供导诊、陪检等志愿服务,并根据服务时长给志愿者信用加分。同时推出“信用就医”服务,为信用良好的患者提供优先就诊、先诊疗后付费等贴心便利。
  “参与志愿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疗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传递温暖与关怀。看到患者在我们的帮助下顺利就诊,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那种满足感无法言喻。虽然我的业余时间被占用了,却收获了信任和感谢,这比任何物质奖励都珍贵。而且,通过志愿服务加分机制,我感受到了医院对我们付出的认可,这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把诚信和奉献精神融入到每一个医疗环节中。”区中医医院门诊导医护士丁晓表示。

  >>完善制度保障<<
  构建诚信医疗体系

  据区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殷雪华介绍:“为深入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我们将诚信理念融入医疗服务,探索‘信用+医疗’模式,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据了解,区中医医院制定《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信用管理办法》,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供应商的信用管理,全方位构建诚信医疗体系。患者如对药品价格有疑问,工作人员依据信用管理体系中的价格公示制度进行解释,确保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建立健全高效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医疗服务过程的监督检查,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邮箱,确保及时受理患者投诉和举报。对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零容忍”,及时处理患者举报医生态度不佳问题,对有疑点的药品进货渠道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药品安全。
  “前期,医院管理层深入研究了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全面的实施方案。在制度建设方面,医院组织多部门开展研讨,最终确定了《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信用管理办法》细则。”殷雪华对记者说道。

  >>开展宣传教育<<
  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大家看,这是关于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此外,在就医过程中,咱们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区中医医院医生一边指着展板,一边对企业职工说道。2024年7月19日,莲子心志愿服务队在融通海油能源有限公司开展医疗科普和诚信宣传活动。现场摆放着各种宣传展板,医务人员热情地为职工们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同时穿插介绍诚信医疗案例。
  “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医疗科普和诚信宣传,并成立‘8090爱心中药传递志愿服务项目’,把中药送到市民家门口。”殷雪华表示,通过信用体系建设,区中医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得到高效落实,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显著增强,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信用+医疗”应用场景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下一步,区中医医院将完善‘信用+医疗’制度,拓展信用应用场景,不断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殷雪华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