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中德生态园抓好产业载体、商业载体运营管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营主体茁壮成长

“青发产城”助推企业“轻装快跑”


  由中德生态园建设运营的创芯汇已入驻科技研发生产型企业20多家。
  □本报记者 刘腾

  秉承与企业“共成长·同发展”的服务理念,近年来,中德生态园以“青发产城”品牌为核心,通过智慧化运营和全方位服务,全力抓好产业载体、商业载体运营管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营主体茁壮成长。

  “工业上楼”
  赋能企业“向上”发展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中德生态园积极探索“工业上楼”发展路径,建设并运营创芯汇,让产业实现了“垂直生长”。目前,创芯汇已入驻科技研发生产型企业20多家。
  走进创芯汇,青岛自贸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赶制订单。该企业成立于2018年,2023年入驻于此,专业从事飞秒激光器及其核心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应用、销售。
  “入驻之前,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这里的厂房虽然建在楼里,但却是标准化的工业厂房,比较适合我们这种生产型企业,并且这里还有许多配套的政策和服务。我们经过综合评估,感觉这里比较适合企业发展。”青岛自贸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宋大龙告诉记者。
  据悉,创芯汇是2020年西海岸新区集中开工建设的首批5个高层工业楼宇项目之一。项目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两栋产业大厦层数均达到11层,并设计不同的层高和荷载,满足工业上楼需求。同时,项目产业用房可灵活分割,最小面积300平方米,最大面积3700平方米,填补了市场上对于研发型企业小面积标准化工业厂房的需求。
  2024年,中科药创(青岛)发酵工程有限公司入驻创芯汇。作为一家针对中草药与药食同源类目进行发酵试验和研究以及成果转化的科技型企业,中科药创(青岛)发酵工程有限公司十分看好这里的硬件配套。
  “在我们入驻时,创芯汇厂房的环评、消防等配套都已经非常完善,这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成本。此外,厂房配套的污水排放、废气排放等设计都非常合理,也减少了我们的投入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中科药创(青岛)发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风说。

  全方位服务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围绕为企业做好服务保障,“青发产城”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金融、商情、人才等全方位服务,聚智赋能、协作共创,助力企业良性发展。
  “2024年,我们在创芯汇举办了各类活动30多场,包含政策解读、人才招引以及知识产权、税收政策宣讲等活动,为企业解决各项问题100多项。”中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青发产城品牌推广总监尹超介绍。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成了入驻企业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商务合作。在去年创芯汇举办的一次企业沙龙上,青岛自贸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喷码机遇上了“邻居”中科药创(青岛)发酵工程有限公司。“通过沙龙上的交流,我们相互了解企业概况及需求,实现了精准对接。我们需要的激光喷码机就是他们的产品,这下我们不出园区就能实现业务合作。”刘风说,通过“青发产城”的牵线搭桥,企业间实现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关系,真正让企业受益。
  除运营好产业载体,中德生态园还加强社区商业的服务管理。对此,海德海食府店长王俊深有感触:“入驻园区以来,我们得到了很多关心和支持,这里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入驻的企业越来越多,周边小区居民也成了我们的常客,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据了解,海德海食府所在的弗朗霍夫明日之城,目前底商入住率达到100%。“我们将做好服务保障,在政策支持、物业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各经营主体的生意更红火。”尹超表示。

  全链条支持
  让企业落得下发展好

  经过多年的探索,“青发产城”创新推出“6+N”产业赋能体系,以人才、场景、金融、资源、政策、服务“6”大维度为主体,“N+”基础服务为补充,为企业提供从入驻到投产运营的全链条支持。
  “6+N”体系贯穿从企业到访到投产运营全过程,是“青发产城”进行园区运营的重要基点。人才赋能通过“职聘中德”、社群运营等活动,为企业吸引和培育优质人才;场景赋能通过设立产业运营中心,提供知识宣讲、会议服务等实践支持;金融赋能通过帮助企业拓展投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难题;资源赋能通过整合宣发平台和商业资源,组织以商招商活动,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政策赋能通过专业团队送策上门,辅助企业完成政策申报;服务赋能通过运营第三方服务商城,为企业提供数智化管理支持。“N+”基础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零售、物流、通信等业态,加之健康中心、文化中心等服务空间。
  “青发产城”还打造了智慧产业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涵盖招商租赁、政策匹配、金融超市、第三方服务商城等13个子模块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智慧化服务。通过智慧后台运营管理端及前端的APP、微信小程序,园区企业可以轻松实现政策申报、项目落户、物业管理、一键报修等需求,极大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体验。
  “未来,我们将不断升级完善智慧运营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积极开展各类科技政策宣讲活动和申报认定工作,驱动企业创新发展。同时,我们还将以季度为单位,深入企业做调研辅导,为企业提供需求匹配服务,点对点精准帮扶,力争培育孵化出更多优质科技企业,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尹超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