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守牢乡村“家产”,壮大共富“家业”

王台街道以高质量“三资”管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王台街道强化“三资”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刘悦菲
  
  近年来,王台街道坚持强党建聚合力,建体系强基础,抓盘活增效益,积极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运行阳光化、效益最大化,为加强基层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王台街道将“三资”管理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党委领导、拧紧责任链条和建强专业队伍三个方面,突出责任落实,凝聚“三资”管理强大合力。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顶格推进、靠前指挥,逐村破解“三资”管理中的难点堵点。同时,构建“街道全面统筹、新村党委主责、自然村支部落实”的工作机制,细化三级权责清单,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街道还积极建立街道指导员、经管记账员、村级报账员“三员”经管队伍,组织财会、法律、税务等专业培训400余人次,开展首届职业技能竞赛,有效提升队伍管理能力。
  王台街道采取清家底、上平台、建制度“三管齐下”策略。通过“三聘三改”全面清查家底,聘请测绘、评估公司及法律顾问,对集体资产进行清查、评估并建立台账。借助数字赋能,依托青岛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成草夼村480余亩林地经营权流转首笔市级平台交易,2024年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额达3395万元,居新区首位。同时,制定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配套强村共富公司监管、招标采购等4项制度,强化纪检部门跟踪问效。
  王台街道通过多元盘活利用,激活“三资”管理强劲引擎,成立王台投资公司等5家强村共富公司,通过厂房租赁、物业保洁等,实现集体分红3600余万元;与国企共同出资1.2亿元,开发建设智慧纺机产业园,助力村集体年增收248万元。徐村探索发展“小院经济”,利用闲置房屋打造22处文化小院,大力发展研学游、近郊游,推动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街道立足“三山三水”资源优势,流转2500余亩闲置土地打造“夼上云锦”“三山源”乡村振兴片区,让“山水林田”规模生金。街道还流转1300余亩土地引进“农光互补”项目,发展“稻蟹共养”生态农业,实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加速资源生金变现。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