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报到”高效解忧
滨海街道博览城社区创新“吹哨报到联包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本报记者 徐丽
2024年,滨海街道博览城社区创新实施“吹哨报到联包机制”,积极整合多方力量,打破部门壁垒,形成高效联动模式,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该机制运行以来,成功破解私搭乱建、车位纠纷等诸多问题,极大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为基层治理注入全新活力。
多元共治
“协同作战”解难题
滨海街道博览城社区位于繁华地段,人口密集,社区治理任务繁重。过去,由于部门间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社区在解决私搭乱建、噪声扰民等问题时往往力不从心。物业没有执法权,居委会协调难度大,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博览城社区创新推出“吹哨报到联包机制”。该机制以综合执法力量下沉为切入点,整合业委会、小区党支部、物业等多方力量,构建起“问题共商、责任共担、成效共享”的治理共同体。社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只需“吹哨”,相关执法部门、物业公司、业委会等便会迅速“报到”,构建起“1小时派单、2小时响应、限时闭环”的高效联动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部门之间的壁垒,推动资源、服务和力量向基层汇聚,有效化解了基层治理中“条块分割”的难题,让社区治理从“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作战”。
攻下顽疾
化解矛盾促和谐
中铁世博城·阅唐小区地下车位权属争议是困扰博览城社区多年的难题。开发商与业主在车位管理权责上存在争议,致使停车秩序混乱,矛盾频发。2024年8月,社区党委主动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合小区业委会、物业与开发商展开多轮协商。
“我们前后召开了7次联席会议,对车位管理权责划分、车库改造提升等12项具体事项进行了逐项梳理。”中铁世博城·阅唐小区业委会主任张刚说道。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沟通,最终确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向开发商发送整改函,要求改造升级车库;安装监控系统维护停车秩序;明确界定200余个车位权属。一系列整改措施实施后,地下车位实现规范化管理,停车纠纷投诉量下降60%,居民停车难题得到有效缓解,社区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高效处置
问题处理大提速
“吹哨报到联包机制”的成效不仅体现在解决车位纠纷上,在整治私搭乱建、噪声扰民等方面同样成果显著。居委会与业委会组建联合巡查队,每周开展3次全域巡查,发现问题即刻“吹哨”。
“以前反映问题得等半个月才有回应,现在‘哨声’一响,第二天就有变化。”博览城社区居委会成员汪洋说道。该机制运行后,同类投诉处理时间减少70%,小区环境满意度提升至95%。
同时,社区通过建立问题台账、召开联席会议、实施销号管理等制度,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在近期某小区电梯故障应急处理中,从发现问题到完成维修仅用8小时,彰显出高效的问题处理能力。
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吹哨报到联包机制”通过打破部门壁垒,推动资源、服务、力量下沉,构建起“党支部引领、社区协调、部门协同、物业参与”的高效联动体系,不仅提升了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还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