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后五分钟
□吴仕敬
末班地铁进站时,夜色将地铁站门口的玻璃幕墙涂成了浓郁的蓝黑色,老人背着竹筐从检票口出来,昏黄的灯光铺展在他灰白的发茬上。
筐总背在左肩上,那里有块缀着补丁的棉垫子。自家种的白菜还剩了两棵,但邻家老人的萝卜已经卖完——邻家老人独居多年,最近身体抱恙,已经有些时日不能坐车,老人便决定帮对方卖菜。好在有这条901路公交车直通村里,让卖菜的辛苦减轻了不少。
陈师傅是901路的司机,常在工作时间遇到老人赶车。老人年岁不小了,走路时看着很快,却难掩蹒跚。他像小学生一样守时,地铁线末班车进站的叮咚声就是他的下课铃,在玻璃门吐出的最后一拨乘客里,他紧抓着蛇皮袋子,背着那个硕大的竹筐往公交站赶。那不过百米的甬道,成了他一天中最后的一段冲刺。
大雪那天特别冷,地上结了一层霜冻。老人一个踉跄,背篓里没卖完的芹菜突然散了捆,滚落下来。等他俯下身去拾时,站台上的电子钟已跳成22:55。他身上的灰布棉袄被夜风吹得鼓起来,厚重的脚步在站台上踏出急促的啪嗒声。等老人赶到公交站时,末班车的红尾灯正消失在街角。他扶着铁栏杆喘气,呼出的白雾在老花镜上结成冰花。风钻进他磨破的袖口,把怀里的老年证吹得瑟瑟发抖。
“老人家,喝口热水吧!”一辆小汽车停在老人面前,落下的车窗里飘来一股茶香,是老人很熟悉的海青茶的味道。李师傅捧着保温杯下了车,把热茶往老人手上递,他看见老人正把粗糙的手往棉袄里缩,指头上还沾着灰白的泥土。
“听口音,你也是海青人?”老人问李师傅。
“是啊,店集村的,离你们村不到一里路,正好捎着你。来吧,上车吧……”
又是一个寒风冷冽的晚上,调度室的钟表滴答不停,调度员老余盯着监控画面出神。屏幕里,老人正弯腰整理竹筐,像一截枯朽的老树立在风中。老余想起了儿时的冬天,村里人在冰天雪地里搓手跺脚、排着长队卖白菜的场景,想起老家院墙根下,父亲总把过冬白菜码得整整齐齐,晒好的白菜还要给隔壁的五保户送两棵……也是在这天,企业微信的营运群里多了一行通知:“即日起,901路菜农专线末班发车延后五分钟。”从此,每当地铁进站的铃声响起,调度员便会对着监控屏幕多看一会儿,老人出现的时候,便通知陈师傅下车迎接……
这个秘密老人自然不会知晓,他只觉得近来卖菜的回程路似乎顺利了很多,收摊时霓虹灯那么多彩,地铁站的夜风也变温柔了,那条甬道越走越从容……
小年前夜落了雪,陈师傅特意提前了十几分钟热车。老人上车后,往驾驶室塞了把嫩生生的香菜,陈师傅闻着那浓浓的香味,心中升腾起一股暖意,香菜上的雪粒映着仪表盘的蓝光,恍若撒落人间的星子。车辆缓缓启动,车载广播里流淌着温馨的提示语。老人靠着车窗打盹,身边的竹筐随车身轻轻晃动,几根香菜从筐缝探出来,让人想到水边簇满嫩叶的柳条。陈师傅瞄了眼计时器,把多出的五分钟悄悄地揉进油门里,让车轮碾过积雪的声音都变得轻柔细腻。
站台时钟依旧分秒不差地走着,只有飘落的雪花知道,在某个不被标注的时刻里,这座城市的脚步曾为谁放慢了节拍。那些隐在钢筋水泥深处的暖意,正随着车尾的红光在雪地上蔓延,渐渐生长成春天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