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治理“末梢”变服务“前哨”

长江路街道长江瑞城小区三维发力,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

  □本报记者 刘宏超
  本报通讯员 曾薪毓
  
  位于长江路街道富春江路社区的长江瑞城小区建成于2020年,占地26.4万平方米,15栋楼内常住人口1190户、3000余人,小区党支部共有自管党员20人、在职党员88人、流动党员1人。为持续做好基层治理工作,今年以来,长江路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力量,推动组织、资源、服务下沉到小区居民身边,将基层治理“末梢”变为服务群众“前哨”,让长江瑞城小区真正成为居民安居、宜居的幸福家园。

  >>建强组织<<
  让“满盘沙”变“一盘棋”

  长江路街道深入推进小区党组织集中覆盖行动,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的党组织架构。在小区党支部建设过程中,按照“有热心、有公心、有恒心”的标准,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以楼座为单位成立党小组,并在每栋楼确定1名党员中心户,推动“党员带四邻”,实现党的工作“进楼入户”。
  在小区业委会筹备阶段,7名小区党员带头报名参加筹备组,40余名自管党员和在职党员化身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和政策宣传工作。在党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选出7人组成小区业委会,由小区党支部书记担任业委会副主任。
  此外,长江瑞城小区党支部通过开展党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将党员凝聚起来,根据党员的从业性质、兴趣特长等因素,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同时,开展党员“亮身份、定责任、践承诺”活动,将党员信息挂牌公示,划分15个党员责任区,设置8个服务岗,明确党员具体职责,引导党员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主动作为、争当先锋。截至目前,党员认领并完成居民“微心愿”22个,完成帮办代办事项8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多方协同<<
  让“独角戏”变“大合唱”

  富春江路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实施“2+7+N”力量下沉模式,安排2名专职网格员、7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下沉小区、定岗小区,将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隐患排查、应急处置、警情联处等5项任务列为“小区治理必答题”。
  同时,汇聚楼栋党员、网格员、楼栋长、社区民警等多方力量,组建红色尖兵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小区共治共管。自2024年以来,这支志愿服务队参与小区清雪除冰、防汛、洁净家园等活动20余次,成为小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为畅通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渠道,富春江路社区创新搭建“有事您说话”协商议事平台,并构建“提、议、决、做、评”协商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广泛收集居民诉求,将每月15日定为固定议事日,定期召开小区议事会。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小事现场解决,大事通过联席会议商议解决,办结情况及时公示反馈,并在季度末进行满意度测评。自2024年以来,该平台已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5次,成功解决12345热线、诉速办平台投诉件7件,居民投诉率下降61%,有效提升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富春江路社区依托街道“7135”快速响应体系,确保微网格员7分钟到达现场。对于小事,在微网格内1天内办结;大事在网格小循环中3天内办结;难事在街道大循环中5天内办结。截至目前,该体系已累计服务居民上百户,妥善解决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20余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9起,居民满意度高达90%以上,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

  >>服务提质<<
  让“群众呼声”变“满意掌声”

  长江瑞城小区大力推进党群服务站建设,打造80平方米的服务空间,集成基础服务、民生服务、特色服务三大功能模块。小区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全能家政保洁、居家养老、垃圾废品回收等服务,实现家政养老一站式办理。同时,每月常态化开展义诊、家庭教育指导、健康管理课堂等活动,切实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富春江路社区积极打造“和邻一起”小区党建品牌,通过品牌化运营强化党建引领效能,深化党群互动、社群联结与自治共治。实施文化润邻、温暖伴邻、幸福睦邻的“和邻计划”三大行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举办“庆端午”“中秋月盈节”“邻里节”等活动。构建关爱网络,建立空巢老人关爱档案,组建由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30人“爱心管家”团队,定期走访独居老人,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此外,组建舞蹈队等6支文体团队,开展书法、国画、摄影等公益课程18期,参与居民超500人次,有效促进了邻里和谐,共建睦邻新格局。
  在富春江路社区党委指导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联动网格员、小区党员、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小区治理与服务。通过建立需求、资源和项目“三张清单”,深入梳理小区问题及居民需求,并按季度动态更新民意调查;整合辖区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社区组织等资源,建立资源清单;确定“雷锋精神实践月”等4项党建联建共建项目,建立项目清单并实行销号管理。重点推进门禁亮化改造、充电桩扩容等5项民生工程,持续做好公共资源提升和公益项目引进行动,小区物业费收缴率提升至95%。
  通过建强组织、多方协同、服务提质三维发力,长江瑞城小区形成了“有温度、有内涵、有活力”的小区氛围,实现了从“陌生人社会”向“熟人社区”的转变,将组织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动能,以小区治理提升“小切口”,答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文章”。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