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服务网络、优化配送体系……大村镇创新养老助餐模式,打通送餐到村“最后一公里”
一顿热乎饭,吃出幸福味

左 午餐准时送达西南庄村助餐点。
右 老人有序排队打饭。
□本报记者 梁玉鹏
“现在打饭方便多了,不用再走远路,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太方便了。”5月12日上午11时,大村镇后茂甲自然村助餐点前,丁金平大爷端着刚打好的午餐,笑得合不拢嘴。
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大村镇正以一场“舌尖上的革命”破解农村养老难题。为解决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让他们吃得省心、舒心,大村镇联合青岛西海岸供销集团颐养公司,创新构建“政府指导、企业运营、村庄协同、公益助力”的养老助餐模式,通过织密服务网络、优化配送体系、强化多方协同,将热乎、可口的饭菜送到老人家门口,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多元模式破题
22个站点织密养老助餐服务网
走进西南庄村助老大食堂,“幸福食堂·温暖相伴”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我每天花1块钱就能吃两菜一汤,比自己在家做饭划算多了。”76岁的村民冯金田高兴地说。据了解,该助老大食堂是大村镇首个由村集体自主运营的助餐点,自2024年1月正式运营以来,已累计提供助餐服务7.77万次,成为周边村庄的“明星食堂”。
据了解,大村镇探索形成了以“国企运营+村集体自营”双轮驱动为特色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全镇22个养老助餐服务站点中,21个由供销集团颐养公司统一运营,依托其成熟的供应链和管理经验,实现餐食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配送;西南庄村因基础条件较好,在大村镇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探索村集体自主运营模式。2023年11月份,西南庄村助老大食堂由大石岭居家养老服务驿站搬迁至西南庄自然村,于去年1月开始营业。“搬迁后的食堂新增了厨房,弥补了原先只能配餐的不足之处。”西南庄村党委书记丁连国介绍。食堂采用“就餐+送餐”相结合的模式,针对不方便外出就餐的老人,西南庄村党委联动村内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火炬党小组”等力量,开展上门送餐服务。
“我们不搞‘一刀切’,而是由各养老助餐服务站点根据各村人口分布、经济基础和老人需求,定制运营方案。”大村镇分管负责人赵国燕表示,这种多元模式既发挥了国企的专业性,又调动了村集体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保基本、企业供服务、村庄补特色”的分层供给体系。例如,在人口密集的中心村,设立固定式助餐点,提供堂食服务;在偏远自然村,则依托村级活动场所或便利店等设置流动取餐点,确保养老助餐服务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四级联动配送
将餐品安全快速送到老人手中
在后茂甲自然村,助餐点负责人张鹏金的手机里存着一份详细的配送清单。每天上午11时,供销集团颐养公司的配送车准时抵达村口,保温箱里装着20余份午餐。助餐点工作人员张秀芹和公益性岗位人员熟练地将饭菜进行分拣。“看到老人接过饭菜时的笑容,所有付出都有了意义。”张秀芹说。
为打通送餐到村“最后一公里”,大村镇建立了“四级联动”配送机制。镇级层面统筹保障,协调场地、人员等资源,提升服务质效,确保工作落实落细;企业层面,供销集团颐养公司安排专人运送餐食,确保餐品安全、新鲜;村级层面,各村委在村内设置固定取餐点,维持取餐秩序;公益层面,每个村指定1-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作为“助餐联络员”,负责对接配送、统计需求、反馈意见。
自2025年初该项养老助餐措施实施以来,大村镇养老助餐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专职配餐员的服务保障下,老年人就餐量实现稳步增长,目前大村镇已服务6500余名老人,助餐模式覆盖了85%的自然村庄,有效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就餐需求,进一步扩大了养老助餐服务覆盖面。
优化服务保障
助餐点升级为“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助餐不仅是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的关键举措,更是构建农村养老生态圈的重要切入点。在大村镇,各助老大食堂正从单一的“助餐点”升级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为老人交流、娱乐、互助的温馨家园。
在供销集团颐养公司运营的助餐点,墙上张贴着一周的食谱,肉丸子、蒸鸡腿、白菜炒肉等菜品轮换供应,确保营养均衡。张鹏金介绍,他们建立了“老人膳食数据库”,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偏好,定制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餐品。此外,每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都配备了空调、电视、棋牌桌等设施,老人可以边聊天边等待就餐,餐后还能参加健康讲座、手工活动等,服务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年会客厅”。
为保障服务质量,大村镇还建立了“三位一体”监督体系:镇级每月开展食品安全检查,邀请老年人代表组成“助餐管理委员会”,对餐品质量、价格进行评议;企业建立全程溯源台账,从食材采购到加工配送全程记录,实现问题可追溯;村级设立监督电话,及时收集老人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已根据意见调整菜品4次,优化配送时间5次。
破解农村养老难题,需要政府、企业、村庄、社会多元协同,更需要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当一碗热饭驱散孤独,当一声问候温暖人心,农村老人的“幸福晚年”,正从愿景变为现实。下一步,大村镇将以“全域覆盖、精准服务”为核心,坚持“政府兜底、社会参与、多元供给”,让更多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