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联动联调,跑出解纷“加速度”

薛家岛街道凝聚各方力量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本报记者 丁霞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凝聚各方力量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全力向“小事在社区内部妥善解决、大事于街道层面有效化解、矛盾坚决不上交”的目标迈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实现基层治理水平提质增效。
打造矛调主阵地
下好治理一盘棋

  据介绍,薛家岛街道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搭建起“街道党工委书记总揽全局、牵头抓总,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狠抓落实,各部门与社区协同联动、紧密配合”的责任体系。
  同时,薛家岛街道高标准打造综治中心,不断健全完善定期会商、科学研判等工作制度。综治中心通过整合各类阵地资源、深度融合工作机制、高效耦合各方力量,成功搭建起“日常排查、分类建账、分流转办、跟踪督办、效果评估”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为基层治理筑牢坚实根基。
网格联动全覆盖
矛盾纠纷早处置

  “我们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创新推行‘网格+矛调+警格+物业+志愿者’一体化融合模式。”薛家岛街道综治中心负责人车相如介绍,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以及潜在的苗头性问题,迅速组织协同作战,力求在第一时间将矛盾纠纷化解到位。
  在日常工作中,薛家岛街道综治中心围绕邻里纠纷、物业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居民最关心、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常态化开展排查化解工作。对排查出的每一起矛盾纠纷,逐一建立台账,实施分类管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防范”,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联动协作聚合力
矛盾化解提质效

  在街道层面,薛家岛街道综治中心积极与信访办、司法所、3个派出所、7家律师事务所和57家社区(经合社)调委会等多方力量联动,形成“小事当场快速调解、大事通过‘吹哨’协同调解、难事多部门联合攻坚调解”的高效工作格局。在社区层面,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群众调解员、网格员的前沿触角作用,以专业调解为有力支撑,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实行网格化精细管理,真正做到“哪里有矛盾调解需求,相关部门就能随时响应到位”。
  同时,薛家岛街道综治中心大力加强社区调解服务队伍建设,采用轮训的方式,对社区调解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为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调解员培训8场、“以案带学”轮训2次,组织观摩重大纠纷调解现场16次。
专题“会诊”解纠纷
跟踪回访促和谐

  “当遇到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时,综治中心迅速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精准研判与多元化解工作。”车相如表示,针对具体问题,实施“一事一议”策略,组织专题“会诊”,充分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对于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实行“三日内初访、一月内回访”,深入了解当事人协议履行情况。
  今年以来,薛家岛街道综治中心已成功化解重大纠纷135起、一般纠纷885起,涉及金额达8150余万元,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联合调处邻里纠纷16起,消除5件可能引发“民转刑”的纠纷。下一步,薛家岛街道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能力与水平,积极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