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新区劳动先模人物、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仓储部车间主任孙业宝——

精益管理,驱动企业供应链升级


  ▲孙业宝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助力公司实现生产“零延误”。
  □本报记者 谭宁
  
  原材料供应保障是企业生产的“生命线”,运转效率直接关系到生产连续性、订单交付能力及成本管控水平。作为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仓储部车间主任,2022-2024年度青岛西海岸新区劳动先模人物孙业宝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助力公司实现生产“零延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流程再造
  提升物资管控精确率

  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商用冷冻展示柜、冷藏展示柜、商超展示柜及智能售货柜为核心产品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孙业宝带领的仓储部负责公司11个成品组装车间、3个前工序车间的原材料、物料供应保障工作,共涉及原材料3万余种、常用物料2万余种。
  公司搬入新产业园初期,曾面临产线产能提升、产品型号系列拓宽、供方资源紧张等新情况、新问题,原材料、物料供应成为公司稳定生产、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
  孙业宝带领部门成员组成攻坚团队,理顺制约原材料、物料供应各环节的关键因素,制定“T-1物料备料管理平台”“原材料收发存管理程序”等10项关键工作的操作规程,覆盖仓储部内部管理及外部服务各环节。通过流程再造,大大提升了物资管控的精确率,账物准确率达到A类100%、B类99%、C类98.3%以上,助力公司经营绩效持续提升。

  优化分类
  打好精益管理组合拳

  针对管理物料种类多、部门人员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孙业宝带领团队成员将物料按系统管路件、钣金外购件、电器件一/二/三类、大塑料件、小塑料件、资产牌/画/标识物类、包装一类、包装二类、化学品、辅料等分为22大类,实行分类管理。
  同时,调整部门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职责,采取人员竞争上岗方式,实现人均管理1000余种物料,单班日均供应量达到7000台,助力物料供应实现跨越式发展。孙业宝带领团队成员以生产“零延误”为目标导向,打好精益管理、供应链提效的这场硬仗。

  创新驱动
  助力仓储管理更高效

  为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推动企业供应链管理再上新台阶,孙业宝发挥创新精神,在对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牵头研发仓储管理系统(WMS)。该系统可实现物料出入库信息即时查询、统一物料卡标识、库存预警等,助力仓储管理更加简便、高效。
  同时,孙业宝牵头制定“高效高薪”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杠杆作用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孙业宝以实干担当诠释新时代劳动者精神,其主导的精益管理模式不仅为企业降本增效开辟了新路径,更为新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孙业宝表示,未来,他将继续探索供应链管理的创新模式,助力企业在智能化赛道上行稳致远。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