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青理工这群“00后”造出物理实验新装备

  □本报记者 丁一
  
  日前,由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本科生自主研发的数字全息显微镜,正式通过该校大学生物理实验中心的试用。它将替代传统的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仪器,将干涉、衍射现象与空域、频域相结合,实现4D实时可视化,为物理专业学生带来全新的实验体验。
  “实验课上,我发现传统光电实验仪器只能实现二维成像,操作程序也十分复杂,就想能不能有一种像显微镜一样的设备,只需扫一下就能实时成像呢?”该项目核心成员之一、物理学专业212班的王媛媛表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学业导师吴育民,没想到马上得到他的肯定,并鼓励我去尝试。”
  2023年7月,8名“00后”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组成团队,在教师吴育民、初鹏程的指导下,历经一年多时间,顺利完成了调研、设计、研发工作,团队还通过技术攻关,实现了5000元以内的超低成本研发。
  “该显微镜使用的数字全息显微4D成像系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项目指导教师吴育民表示,该系统不仅可在高校光电实验中应用,还能应用于半导体薄膜检测仪器中的薄膜厚度与完整度分析,以及MEMS器件在工作状态下的微结构形变与振动模式优化与故障分析等领域。据悉,目前数字全息显微4D成像系统项目团队的技术日趋成熟稳定,已与专业从事光电领域的森泉光电等4家企业初步达成融资意向。
  “这次试用成功,不仅证明了学院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表明学校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薛诚表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