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念好“早”字诀,治理“夏季病”

隐珠街道坚持靶向施策、未诉先办,破解道路积水、房屋漏水等民生痛点


  隐珠街道工作人员对去年出现内涝的区域进行集中排查。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周文倩
  
  面对季节性、重复性诉求高发的治理痛点,今年以来,隐珠街道提前谋划、精准施策,开展12345·青诉即办诉求处置专项行动,通过数据分析梳理高频问题,提前制定解决方案,将占道经营、道路积水等夏季多发民生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治理,持续提升公众诉求响应速度、解决率与满意度,让居民真切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幸福”。

  >>健全机制<<
  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康桥首府小区周边占道经营问题反复回潮,影响道路通行,成为居民反映“热点”和城市管理“痼疾”。眼下正是本地果蔬大量上市期,该区域占道经营问题更是呈高发态势。为解决这一问题,隐珠街道在该区域设立“邻舍集”惠农便民摊点,为流动摊贩提供合法经营场所。同时,推行“柔性执法+规范引导”双轨机制。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耐心对摊贩进行政策讲解与经营指导,既维护市容秩序,又彰显执法温度。此外,建立分级处置制度,明确经营时段、品类限制等管理细则,并通过“巡查-整改-回访”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长效管控。设置“邻舍集”,不仅有效遏制了占道经营乱象,保障了农户经营权益,更实现了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双赢,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隐珠街道制定整治行动方案,成立由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源头治理,明确工作措施、责任单位,建立日调度、周分析、月复盘工作机制,增强各部门、各社区工作主动性,做到“治未病”“抓前端”,确保自查工作精细化,问题查摆深入化,实现诉求办理“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提质量”,推动为民办事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转变。今年以来,诉求同比下降20.88%,群众满意度同比上升7.92%,问题解决率同比上升6.37%。

  >>倾听民意<<
  探索“多元化”解题路径

  隐珠街道深入剖析2024年夏季群众投诉数据,精准锚定道路积水、房屋漏水、电力故障、占道经营四大高频民生痛点。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边走访群众、边收集问题、边整改落实”原则,充分发挥“居民TALK说”等民主协商议事平台作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广泛倾听民意。通过系统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出11类重点问题、31项攻坚事项,建立起包含问题详情、责任单位、完成进度的动态工作台账,严格督促责任单位细化整改举措,落实销号管理与跟踪回访机制,确保问题整改闭环管理、长效解决。
  为解决占道经营这一问题,隐珠执法中队创新“早干预+精治理”模式,以群众诉求为“风向标”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凤凰山路、铁橛山路等重点区域占道经营问题,构建“居民投诉-网格预警-联合执法”快速响应链,借助无人机巡航搭建智能监控网络,联合社区实施错峰执勤,累计清理占道经营372处,相关投诉量降低2.56%。同时,街道设立7处“邻舍集”,提供摊位120余个,为自产自销农户开辟专门经营区域。此外,针对餐饮油烟和噪音问题,联合社区、物业成立“油烟治理联盟”,对锦绣城等小区商户实行“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创新实施“执法队员+网格员+环保专员”三联机制,并通过居民议事会协商解决烧烤店噪音扰民纠纷。

  >>未诉先办<<
  打造“预防型”治理样板

  隐珠街道聚焦高频难点民生问题,要求各责任部门“早研究、早部署、早实施、早见效”。针对房屋漏水、电力设施老化等涉及群众出资、整改周期长的复杂问题,积极引导业委会参与,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入户走访,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目前,已有11栋楼进入集资维修阶段,2栋楼漏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房屋漏水类投诉下降5.33%;在电力保障方面,3个小区正进行变压器增容民意征集,2个小区已与电力部门对接增容事宜,1个小区完成机房空调加装,提前消除夏季高温停电隐患。
  在道路积水治理上,隐珠街道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联合区城管局、市政公司分析原因,制定“短期应急+长期改造”方案,在香榭丽景、康大金海园等4个易积水小区设置道闸等应急措施;将38条常发积水路段纳入2025年地下管线改造计划,从根本上提升排水能力。针对消防通道堵塞等需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严格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集中力量快速处置;对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面复”向居民说明情况。
  从“小诉求”到“大民生”,从“单一治理”到“多元共治”,隐珠街道将坚持“未诉先办”,持续完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为“品质西海岸”建设贡献力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