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新区首家“法润社区”工作室在隐珠街道滨海新村第一社区启用

免费法律服务送到家门口

  □本报记者 李宛遥

  近日,在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滨海新村第一社区,新区首家“法润社区”工作室正式揭牌亮相。该工作室由山东拓蓝律师事务所与滨海新村第一社区居委会联合打造,标志着新区“法润社区”法治品牌建设正式落地。今后,滨海新村第一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专业律师提供的免费法律咨询与纠纷调解服务。

  精准对接
  实现法律服务常态化

  “以前遇到法律问题,想找律师帮忙时,既担心费用高,又怕找不到靠谱的人。”得知社区有了“法润社区”工作室,家住滨海新村的李女士喜笑颜开,“现在好了,每月都有专业律师定时来社区坐班,不仅咨询免费,还能面对面把问题讲清楚,真是太好了。”
  作为新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创新举措,“法润社区”工作室的设立旨在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联建共建规划,山东拓蓝律师事务所将派出专业律师团队,每月两次进驻社区,在法律咨询室、调解事务室内,为居民提供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劳动权益等领域的免费法律咨询、公益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调解。同时,工作室还将针对辖区企业开展法治讲座,助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增强依法经营能力。

  多元赋能
  构筑社区法治生态圈

  群众需求在哪里,公共法律服务的阵地就在哪里。近年来,新区积极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下沉,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此次“法润社区”工作室的成立,是新区在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方面的又一突破,将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精准度和覆盖面。
  走进“法润社区”工作室,功能分区明确、设施设备齐全。这里不仅是法律咨询的场所,更是法治宣传的阵地。未来,工作室还将定期举办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案例讲解、法律知识问答等形式,增强居民法治意识,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社区氛围。
  “我们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社区居民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山东拓蓝律师事务所主任宋瑞兵表示,将以“定点服务+定期活动”的形式,实现法律服务常态化,推动实现“法润社区”的连锁效应,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创新机制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打造“法润社区”法治品牌,是西海岸新区推进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区司法局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司法体制机制,提高司法工作效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法治问题,持续提升法律服务便民、利民、惠民水平。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的“法律服务超市”、优化法律援助工作、化解涉企行政争议等举措,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高,并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今年4月,区司法局印发《关于党建引领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新区实际和法律服务业特点,制定法律服务业三年发展目标,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法律服务人才队伍,推动法律服务机构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取得突破,显著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和公信力,增强法律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
  下一步,新区将以首家“法润社区”工作室的揭牌为起点,逐步推广这一模式,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我们将持续探索公共法律服务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供给模式,力求更加精准地满足基层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法律需求,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高质量。”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法润社区”将成为新区法治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