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治理“痛点”变民生“亮点”

薛家岛街道打造金山路摊点群,便利居民的同时让流动商贩不再“打游击”


  ▲金山路摊点群环境整洁、秩序井然。

  薛家岛街道打造金山路摊点群,疏堵结合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薛家岛街道供图)
  □本报记者 丁霞

  清晨,走进薛家岛街道金山路南北屯小区西侧空地,整齐划一的摊位和干净整洁的地面映入眼帘,各色小吃香气扑鼻、水果蔬菜一应俱全,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曾经,这里是城市治理“痛点”,如今成为民生“亮点”,这是薛家岛街道以方便群众生活、激活消费潜力的双重使命,精心打造金山路便民摊点群,实现民生福祉与城市治理双赢的生动实践。
  南北屯小区周边人口密集,3万多常住及流动人口长期面临“买菜难”问题。而且,餐饮摊点占道经营现象频发,由此引发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薛家岛街道直面民生痛点精准施策,于今年6月份启动金山路便民摊点群城市更新项目,以创新举措激活区域活力,打造民生福祉与城市治理双赢的样板。
  “针对这些民生痛点,薛家岛街道在金山路南北屯小区西侧空地精准选址,精心打造了便民摊点群。”薛家岛执法中队负责人王志群告诉记者,该项目由街道招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新增就业岗位约200个,通过科学分区规划,建成1500平方米的集装箱移动板房区,设置40个固定摊位,并配备标准化经营设施,进一步完善了社区购物、便利店、菜市场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同时,设置800平方米流动摊车摆台区域,规划30多个灵活摊位,精准满足特色小吃、便民服务等临时经营需求。
  这种动静结合的科学布局,深度融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真正实现“小市场”服务“大民生”的治理初衷。该摊点群位于居民区核心位置,如今,居民步行10分钟内就能到达,轻松满足日常消费需求。
  便民摊点群的建成,不仅便利了居民,也让流动商贩告别了“打游击”的经营状态。快餐经营者刘女士感慨道:“现在有了固定摊位,再也不用四处奔波,心里踏实多了,收入也稳定了。”商户的安心,正是基层治理创新最好注脚。
  从曾经的治理“痛点”到如今的民生“亮点”,这个集生活服务、就业扶持、环境改善于一体的便民工程,已成为新区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便民摊点群建设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实践。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管理模式,探索智慧化监管,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区域。”王志群说。未来,这里不仅是居民家门口的“菜篮子”和“生活驿站”,更将成为激活区域消费、提升城市温度的“活力引擎”。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