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勇闯“手术禁区”,拆除颅内“炸弹”

  □本报记者 龚鹏

  近日,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外五科(神经外科)团队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成功救治了一位上矢状窦破裂的患者。
  据介绍,上矢状窦作为颅内重要静脉窦,一旦破裂,大量的血液会像洪水决堤一样涌出,极易引发脑肿胀、脑疝,死亡率超过60%,且血液容易在手术区域积聚,主刀医师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患者脑功能不可逆损伤,因此上矢状窦也被称为神经外科的“手术禁区”。
  患者宋先生被送到医院的时候,深度昏迷、瞳孔散大,生命体征极其微弱。宋先生入院后,区中医医院急诊团队迅速启动抢救流程: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并为患者拍摄颅脑CT。
  颅脑CT显示患者“颅骨骨折、大量硬膜外血肿、脑疝”,区中医医院外五科(神经外科)团队会诊后马上锁定“元凶”,确定宋先生得的是神经外科最凶险的急症之一——上矢状窦破裂。
  “必须分秒必争!”区中医医院外五科(神经外科)主任侯鹏志当即联合麻醉科、输血科组建抢救团队,制定“精准止血+血肿清除”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险象环生:开颅瞬间,血液从破裂的上矢状窦喷涌而出,患者血压骤降,麻醉团队迅速泵入升压药物并加压输血以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大量出血导致手术视野模糊,可就在模糊的视野中,主刀医师精准分离粘连组织,以毫米级操作修补窦壁、清除血肿……4小时鏖战后,出血成功控制,脑组织压迫解除,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据介绍,区中医医院外五科(神经外科)近年来持续突破技术壁垒,率先引入神经内镜等微创技术,实现了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治疗的精准化、微创化。侯鹏志介绍:“目前,科室已形成‘多学科联动+微创技术支撑’的急救体系,尤其在处理复杂颅脑损伤、脑疝等危重症时,能以最小创伤实现最大救治效果。”
  “每一次极限操作,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侯鹏志表示,科室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挑战更多“手术禁区”,为患者托起生的希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