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区市场监管局在金沙滩啤酒城开展明码标价“升级”行动

让游客明白消费放心吃喝


  烧烤摊位销售的肉串,价格、重量标注清晰。
  □文/图 本报记者王雪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届啤酒节,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在金沙滩啤酒城推行明码标价“升级”行动,在要求商户清晰标注商品价格的基础上,倡导进一步明确“原料公开”“规格细化”“货签对位”三大核心要求,从源头消除消费疑虑,让广大游客消费更明白、吃喝更放心。


  原料规格“晒得细”
消费知情权再升级

  为了让消费者对食材分量、啤酒分量有更直观的了解,区市场监管局指导商户在菜单或展示牌上除了标注品名、价格、计价单位三要素外,还指导商户明确标注菜品主料的种类及克重。
  就拿经典的“海鲜大咖”来说,以前消费者可能只知道每份“海鲜大咖”的价格是多少,对于每份“海鲜大咖”所包含的海鲜品种和分量并不清楚,容易引发争议或者造成食品浪费。而现在,标签上不仅有“海鲜大咖”的价格,还明确标注了海鲜的种类及克重,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食量和就餐需求放心选购。
  而对于本地市民非常熟悉、外地游客却相对陌生的“1扎”“1炮”啤酒的标注,今年则明确要求商家额外标注“1扎”“1炮”是多少毫升或多少升,就连看似普通的炸花生米,也会标明“每份净含量200克”,细微之处尽显用心。
货签对位“盯得紧”
消费选择权有保障

  消费者王宁表示:“标签注明了啤酒的毫升数和菜品的克重后,点单的时候心里更有数了,省钱又安心。”商户张一天说:“标注明细以后减少了80%的咨询量,客流量反增30%。”明码标价“升级”行动实实在在地优化了本届啤酒节的消费环境。
  除了菜单信息公开透明,区市场监管局对“货签对位”的要求同样严格。展示柜中的食材、成品需与价签一一对应,价签上标注商品必须与实际售卖商品完全一致。比如“羊肉串”标签对应的商品必须是“羊肉串”,而不能是“鸡肉串”或者其他种类肉串,目的就是让消费者看到的、点到的、吃到的完全一致,杜绝“货不对板”的情况,让消费者不再有“被套路”的担忧。
  为了确保这一要求有效落实,区市场监管局还加大巡查力度,安排专人对各个摊位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问题,要求商户立即整改,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商家经营更规范
游客消费更放心

  如今,消费者来到金沙滩啤酒城的各个摊位,能看到每一款商品都有清晰的价格标识,旁边还注明了商品的原料、克重、容量等信息,对自己的消费选择一目了然。
  明码标价“升级”行动不仅以清晰透明的信息守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让游客放心消费、明白消费,更推动商户以诚信经营赢得口碑。消费者纷纷表示,这样的消费环境让他们感到非常满意,不仅能够放心消费,还能更好地感受啤酒节的欢乐氛围。商户们也表示,标注得越细,消费者问得越少,反而更愿意消费,对商家的信任度也大大提高。
  本次啤酒节明码标价“升级”行动,是区市场监管局响应消费者需求、优化消费环境的关键举措。未来,区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营商环境,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便捷、放心的消费体验。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