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执法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

宝山镇打出“三化联动”组合拳,推动执法工作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王艺华
  本报通讯员 丁峰孙敏

  今年以来,宝山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镇容秩序、生态保护等问题,打出“法治化、数字化、精准化”组合拳,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宝山镇从规范执法全流程入手,建立“案件受理—调查取证—集体审议—决定送达”的全链条闭环机制。今年上半年,全镇办理的19起行政执法案件全部实现“零复议、零诉讼”。为让程序公正看得见、摸得着,该镇为执法人员统一配备12台执法记录仪,对执法全过程进行实时记录,累计形成300余小时的音视频资料。
  面对复杂的民生难题,宝山镇坚持刚柔并济,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用柔性措施化解矛盾。针对占道经营等问题,推行“首次劝导+限期整改+依法处罚”三步工作法。执法人员通过230余次上门沟通,用真诚服务让商户从“被动抵触”转为“主动整改”。与此同时,针对宝山大集管理秩序混乱等问题,宝山镇联合多个部门开展8次集中整治,实现“零冲突”治理。
  科技手段的融入,为执法工作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今年以来,宝山镇利用无人机对辖区山林、耕地等重点区域开展违建巡查5次,发现并整改违章建筑2处,治理效率较传统地面巡查提升3倍。同时,建立“卫片图斑整改台账”,通过数字化管理推动8处疑似问题图斑整改,恢复土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构建起“高空监测+地面核查”的立体防控网络。
  数据赋能让治理更精准。宝山镇梳理分析近三年的群众反映问题,将部分道路划定为“高频问题路段”,通过开展“错时巡查”,累计清理流动摊贩90余次、规范超门店经营140余次。针对砂石土私采这一“顽疾”,宝山镇构建“执法中队+派出所+新村党委+直属中队”四方联动机制,通过900余人次执法力量、300余辆次巡查车辆的密集行动,有效遏制了非法开采势头。同时,累计检查运输车辆200余台次,查处扬尘撒漏问题30余起,为辖区生态环境筑起坚实屏障。
  “民生诉求响应”机制让服务跑出“加速度”,40余件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平均办结时间缩短至1.5个工作日,实现了从“问题找上门”到“服务送上门”的转变。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