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优”、向“新”、向“智”,区医保局推动医保经办服务提质升级
“三向”融合,“医”路无忧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黄启昊
医疗保障是民生之基,经办服务是连接政策与群众的桥梁。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医疗保障局以提升群众医保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实施服务向“优”、向“新”、向“智”的“三向”融合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医保经办服务再上新台阶。
服务向“优”
暖心服务提质效
聚焦高频服务事项,区医保局持续深化“减材料、压时限、并环节”,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限时办结”集成服务模式,开设“高效办成一件事”“异地通办”等特色窗口,让群众办事从“多头跑、反复跑”转向“一窗通办、一次办好”,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上半年,累计办理各类医保业务1万余件。
为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更多温暖,区医保局还推行“首问负责制”“帮办代办”等机制,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办、帮代办”等贴心服务。在此基础上,加强业务协同联动,积极协助办事群众解决跨部门、跨业务办理等问题,让“疑难事”变成高效协同、温情化解的“暖心事”。上半年,累计收到群众表扬信20余次。
区医保局还针对群众零星报销“垫资多、周期长”的痛点,积极学习引进“OCR智能零星报销系统”,简化人工录入流程,建立“智能初审+人工复审、复核”的双保险审核机制,确保审核高效准确。零星报销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6~8个工作日,让参保群众垫付的医疗费用能够更快回款,有效缓解群众垫资压力。上半年,累计办理零星报销1900余人次,审核拨付金额1500余万元。
服务向“新”
待遇享受更便捷
在优化服务流程的基础上,区医保局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让群众与医保服务的距离更近。创新推出“零材料”办理,生育津贴、门诊慢特病等业务实现“免申享”,符合条件参保人无需申请,由医院主动识别认定,待遇“无感”享受,极大提升了群众就医便利度。上半年,累计3300余人次享受到门诊慢特病和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服务。
同时,该局还创新推出“上门办”服务,联合卫健部门,依托镇街卫生院定期筛查困难人员名单,通过数据比对精准定位、实地走访全面摸底、帮办代办上门服务“三步走”,为行动不方便的困难人员提供门慢认定等上门服务,让惠民政策“高效直达”。上半年,累计筛查3.5万人次。
服务向“智”
智慧经办解难题
借助科技力量,区医保局推动服务向“智”发展,着力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各类难题。针对忘带卡、老人操作难、无智能手机等堵点,该局创新推出“刷脸办”服务。应用领先的“人脸识别+实名+实人”三重核验技术,实现27项高频医保业务“无卡无码”办理,让科技更有温度,服务更加贴心。上半年,累计“刷脸办”7000余人次。
在巩固网办、掌办、电话办、邮寄办等线上渠道的基础上,区医保局升级推出“视频办”服务,实现医保业务“面对面”线上指导与办理,进一步拓展线上服务维度,满足多样化需求,让医保业务“随时可办、随处能办”。上半年,累计办理“视频办”业务100余件。
此外,区医保局还注重优化服务细节,在经办窗口全面推行“一机双屏”模式,同步显示操作流程和信息录入内容,实现办理过程“可视化”、信息核对“即时化”,让群众办得明白、办得放心。
下一步,区医保局将持续推进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技术创新,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创新,让医保服务更有温度、更具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