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完成首单船用甲醇加注业务
标志着青岛港成为同时具备生物燃料、甲醇加注能力的港口

▲“中远海运康乃馨”轮在前湾港区加注船用甲醇。(青岛港供图)
□本报记者 董梅雪
8月14日,随着“中远海运康乃馨”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79#泊位顺利完成210吨船用甲醇加注作业,山东港口青岛港首单船用甲醇加注业务成功落地。这是继生物燃料油实现常态化加注之后,山东港口青岛港在推动多品类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能力提升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山东港口青岛港成为同时具备生物燃料、甲醇加注能力的港口,在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上迈出坚实一步。
为确保首次加注业务顺利进行,山东港口青岛港与中远海运集运、中国船燃开展全流程协同。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和方舟智能作为业务实施单位,与中国船燃青岛公司紧密对接,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港口经验,针对气候条件、政策环境、运营流程以及甲醇特性,逐一破解技术与管理难题,构建了安全、高效的甲醇加注模式,为业务常态化开展提供了可靠参考。
目前,全球仅有少数港口具备甲醇加注能力。山东港口青岛港首笔甲醇加注业务的落地,不仅完成了自身绿色转型拼图中的关键一块,引领港口功能定位和产业角色深刻变革,更推动中国港口在全球绿色航运服务网络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增添重要砝码。以此次业务落地为契机,山东港口将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进绿色甲醇产业链的完善和国际合作的深化,提升船舶绿色燃料加注服务效能,保障绿色船燃产业链畅通和安全,为中国乃至全球航运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山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