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量身定制企业“服务包”

青岛自贸片区通过多位一体的精准服务助力企业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 刘腾

  为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今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锚定企业发展全周期需求,面向片区各领域优秀企业,通过“研学交流+赋能培训+特色团建”多位一体的精准服务体系,推动企业服务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跃升,全力拓展协同发展新路径。
  

  >>助企成长<<
服务方案量身定

  青岛自贸片区着眼企业成长所需,对2025年企业发展大会评选出的110家次优秀企业“量身定制”专项服务方案,通过“服务精准化、对接精细化、资源多元化”三大路径,开展优秀企业专项服务行动。
  服务精准化,提前开展服务方案意向摸底工作,精准捕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诉求;对接精细化,立足企业差异化需求“量体裁衣”,为企业定制专业惠企支持;资源多元化,整合公寓租用、医疗服务等多种资源,构建起涵盖发展赋能与生活保障的全方位服务矩阵。
  截至目前,片区已分批次开展研学交流4期、赋能培训1期、特色团建6期,覆盖52家次企业,靶向服务为企业发展添力赋能。
>>搭建平台<<
对标合作拓视野

  为满足企业“拓视野、学先进、促合作”需求,青岛自贸片区以“国内外标杆企业参访+深度交流研讨”模式,立足全球化发展视野,组织优秀企业开展研学活动。组织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雷沃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代傲电子控制(青岛)有限公司等44家次企业的69位代表走进杭州、深圳、成都等地的企业,深入学习数字化转型、供应链物流管理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实践,在拓宽本地企业视野的同时,深化对新技术、新模式的理解与应用。
  “参观的这些企业极具代表性,为我们带来了深刻启发。”代傲电子控制(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海涌表示,通过近距离接触行业标杆的运营模式与管理理念,拓宽了企业视野,更激发了企业在管理创新与发展路径上的深度思考,收获颇丰。
  同时,研学活动为片区企业搭建起高效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对接与技术、信息、资源共享,更通过对标外部先进经验,让企业直观感受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与效益增量,在数字化转型路径、供应链优化模式等关键领域获得可复制的实践方案,构建起“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截至目前,已有25家片区企业与标杆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精准选题<<
赋能培训强管理

  针对优秀企业在生产管理、团队建设中的实际需求,片区围绕精益管理、市场营销等核心领域精准选题,采用“理论授课+实战指导”形式开展赋能提升培训,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课程。目前,已为青岛澳科仪器有限责任公司30名核心岗位人员开展定制化精益管理专项培训,系统讲授精益管理系列课程。
  “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为企业带来了系统实用的精益生产及管理知识干货。”青岛澳科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曹琛表示,培训活动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解题思路”。
  通过专项培训,企业排查出了生产管理中的盲区与短板,更在授课专家指导下找到了具体的改进方向与可落地的实施路径,破解了企业在生产流程优化、质量管控等方面的实际难题,为企业提升管理效能、拓展产能空间筑牢了基础。
>>深化协作<<
企业团建聚合力

  为进一步凝聚片区企业“拼搏、攀登、合作”的精神,青岛自贸片区以“山海之旅”为主题,立足“深化团队协作、赋能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结合企业行业特性与团队实际需求,利用户外运动、红色教育等多元形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团建方案。截至目前,已为青岛北洋佳美水产有限公司、青岛开普路工具有限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等企业举办团建活动,累计服务企业员工440人。
  “团建活动就像团队的‘能量补给站’,精准契合企业对员工成长与团队协作的需求。”青岛北洋佳美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鹏表示,企业将把团建中凝聚的团队精神延续到日常工作中,将员工创新活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团建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和沉浸式体验,在帮助员工放松身心、增进默契的同时,更在协作竞技中激发了攻坚克难的斗志与并肩奋进的热忱,为企业凝聚团队力量、提升协作水平奠定坚实基础,促进了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机统一,为企业应对复杂市场环境提供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韧性。
  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机制、创新服务内核,为片区企业提供更精准、专业的配套支持,与企业携手激发经济发展动能,助力片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