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2025)》公布

新区两个案例入选“全国百佳”

  □本报记者 刘腾

  9月7日,2025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在厦门召开,会议期间,《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2025)》正式公布。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分别入选“综合类”“专题类-政务环境”优秀案例。
  《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2025)》由中国开发区协会、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蓝迪国际智库联合编制,共收录100个优秀案例,涵盖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多种类型,涉及市场准入、政务服务、法治保障、融资支持、信用建设、人才引进等多个领域。
  本次案例集共评选出23个“综合类”案例,集中呈现开发区系统集成改革的整体性突破。青岛开发区“优化营商‘软环境’ 增创发展‘新优势’”入选该案例名单。
  据了解,青岛开发区通过建立实施“开发区吹哨+行政区部门报到”联动机制、“管委会+属地街道”协同发展机制、“管委会+平台公司”融合发展机制,精准强化要素保障,有序推进产业集聚。“芯屏”产业“提级扩能”,重点项目“提质提效”,区域品质“提档升级”,主题园区起势见效,全域高质量发展态势稳健趋强,“东西合作共建试点”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青岛自贸片区“推动企业特色经营项目自主标识改革 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入选“专题类-政务环境”优秀案例。
  青岛自贸片区“特色经营项目自主标识”改革针对企业在登记注册时对彰显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经营活动和产品的自主表述需求,创新打破传统经营范围的固化框架,在2300余条国家标准化经营范围目录基础上,全面开放二级目录,将所有经营范围条目下的“经营活动”变为可选择、可公示项。企业可根据经营实际进行自我画像,是否展示、如何展示、展示多少、展示什么,全部交由企业自行选择,自主调整经营项目的公示顺序,无需登记机关干预和重新换发营业执照。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